川北环线15:勉县武侯墓

标签:
双桂流芳乐楼千年古柏汉中知府赵洵三代遗才杂谈 |
分类: 陕甘宁疆 |
来勉县,主要目标除了武侯祠,就是武侯墓,两者相聚七公里。自驾出行,要的就是不浪费时间,我们很快就到了门口,这里一样的需要购票入内。

园区内,荷花池里空无一物,只有水边的小房子不知道是原村民的,还是管理用房。

路过空荡荡的乐楼,这里距离武侯墓还是有点距离,每年诸葛庙会当地都会日夜连唱几天三国戏。

玉带溪有座玉带桥,幅度有点高,像是新修的。

站在桥上,就可见到红墙里的墓园。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曹魏时,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蜀汉小朝廷按其遗命,归葬于定军山下。诸葛亮生前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官至丞相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千百年来,人们称其墓地为“武侯墓”。

门前有1700多年的古柏。这树龄,也就是从诸葛亮下葬的时间算起,原始木材呀。

大门前的香炉、焚烧炉和照壁。这里有两通碑刻,为清康熙四十九年、嘉庆八年朝廷的祭文碑记。

垂花门款的内山门,嘉庆年间汉中知府赵洵题联:水烟波生一江天汉英雄泪,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上联写的刘邦,下联说的是钟会典故。

墙上嵌有清光绪年间的诗刻“不复隆中卧,长眠此定军,孤忠传二表,遗恨抱五分,事业侔伊吕,经纶乃武文,墓门题汉相,正气壮风云”,还有蜀西张英题的“朝游武侯祠,午谒武侯墓……”

山门口的小石狮,头部被摸的发黑。


园区内,荷花池里空无一物,只有水边的小房子不知道是原村民的,还是管理用房。

路过空荡荡的乐楼,这里距离武侯墓还是有点距离,每年诸葛庙会当地都会日夜连唱几天三国戏。

玉带溪有座玉带桥,幅度有点高,像是新修的。

站在桥上,就可见到红墙里的墓园。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曹魏时,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蜀汉小朝廷按其遗命,归葬于定军山下。诸葛亮生前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官至丞相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千百年来,人们称其墓地为“武侯墓”。

门前有1700多年的古柏。这树龄,也就是从诸葛亮下葬的时间算起,原始木材呀。

大门前的香炉、焚烧炉和照壁。这里有两通碑刻,为清康熙四十九年、嘉庆八年朝廷的祭文碑记。

垂花门款的内山门,嘉庆年间汉中知府赵洵题联:水烟波生一江天汉英雄泪,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上联写的刘邦,下联说的是钟会典故。

墙上嵌有清光绪年间的诗刻“不复隆中卧,长眠此定军,孤忠传二表,遗恨抱五分,事业侔伊吕,经纶乃武文,墓门题汉相,正气壮风云”,还有蜀西张英题的“朝游武侯祠,午谒武侯墓……”

山门口的小石狮,头部被摸的发黑。

厢房为歇山式建筑,始建于蜀汉年间,清嘉庆八年重建,现为诸葛亮生平展。
亭角高翘,围以木栏,亭内高悬“双桂流芳”匾额一块,亭中坚立墓碑两通,一为明万历甲午(公元1549年)陕西按察使金陵赵建所立的“汉丞相诸葛亮武侯之墓”的墓碑,一为清雍正13年(公元1735年)果亲王立的“汉诸葛亮武侯之墓”碑。




墓冢汉白玉石护栏围护,石栏上浮雕35幅“诸葛亮生平”故事图案。
墓后有“护墓双桂”,高达19米,胸围1米左右,树冠如盖,浓荫蔽冢,清雅宜人。这就是双桂流芳的来源。

碑林中岳飞手书的“后出师表”

前出师表。

崇圣祠,悬山式建筑,始建于元至元年间,清嘉庆八年大修。悬匾“先生之风”光绪年间张廷贤题。楹联“生为兴刘尊汉室,死犹护蜀葬军山”光绪年间李世瑛题。

碑林中岳飞手书的“后出师表”

前出师表。

崇圣祠,悬山式建筑,始建于元至元年间,清嘉庆八年大修。悬匾“先生之风”光绪年间张廷贤题。楹联“生为兴刘尊汉室,死犹护蜀葬军山”光绪年间李世瑛题。
墓上有棵古树,当地称为黄果树,就和黄月英联系上了。其实这树只有400多岁。为避免其长大影响墓冢,用水泥围着限制生长。
在陵墓的偏后方的半山腰上,还有一座号称是真墓的武侯墓,更增添了神秘感。据考证,清嘉庆年间,陕甘总督松筠根据一位风水先生的说法,说平地上的墓是假的,真墓应该在半山腰上,垒起了所谓的真墓。从此便有了“真墓不真假墓不假”的说法。

所谓的真墓前建了亭,有“君子人也”题匾。

里面有民国时期的石碑。

墓园后方的山林。



所谓的真墓前建了亭,有“君子人也”题匾。

里面有民国时期的石碑。

墓园后方的山林。


后一篇:川北环线16:宁强青木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