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避暑游28:抚远乌苏镇·东极阁

标签:
西山公园南山公园东方第一哨赫哲民俗馆鹿神节杂谈 |
分类: 关外东北 |
“东方第一哨”位于抚远县乌苏镇,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江交汇地段,2021年的夏季,东方第一哨不能入内参观。

苏联海军烈士纪念碑,苏联海军英雄烈士纪念碑 —— 始建于 1945 年 9 月,纪念在解放抚远战斗中牺牲的 27 名苏联红军战士。它是为从日本关东军手中解放抚远城和黑龙江及松花江畔村庄而牺牲的阿穆尔水兵建造的纪念碑。

由于哨所恰在雄鸡版图鸡嘴顶端处,是祖国大陆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因此这里素有“东方第一哨”的美誉。

乌苏镇在清朝时是乌苏里江沿岸三大重镇之一,民国时期遭破坏,共和国成立初期“乌苏镇”人烟稀少, 曾经常住只有一户人家,是全世界最小的镇。现在有4000多人。2013年1月,将原抓吉镇更名为乌苏镇,镇人民政府驻赫哲社区。

关门的赫哲民俗馆。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是我国赫哲族聚居地“三乡两村”之一,是我国陆地最东端抵边行政村。看到村里的房子都是新修的。

冬季用狗拉雪橇,少则套三四只狗,多则套几十只狗,在莽莽雪原上疾行如飞,日行百多公里。


乌苏镇在清朝时是乌苏里江沿岸三大重镇之一,民国时期遭破坏,共和国成立初期“乌苏镇”人烟稀少, 曾经常住只有一户人家,是全世界最小的镇。现在有4000多人。2013年1月,将原抓吉镇更名为乌苏镇,镇人民政府驻赫哲社区。

关门的赫哲民俗馆。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是我国赫哲族聚居地“三乡两村”之一,是我国陆地最东端抵边行政村。看到村里的房子都是新修的。

冬季用狗拉雪橇,少则套三四只狗,多则套几十只狗,在莽莽雪原上疾行如飞,日行百多公里。

桦皮船大则需十余人划桨;轻便的如“桦皮快马”船,一人即可扛起,划行灵巧,是叉鱼和传递信息的得力助手。撮罗子是赫哲等东北狩猎和游牧民族的一种圆锥形“房子”,伐细木杆若干,呈辐射状搭在一起,用桦树皮或带树叶的细树枝围在四周,呈圆锥型。其优点是挡风,搭建简便,适合迁徙使用。但冬季寒冷,需燃明火御寒。


鹿神节来源于赫哲族早年对虎神的崇拜,把猎物丰收以寄托于虎神的保佑,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风节。每年九月九,赫哲族就要过鹿神节。目的是为了祭把虎神,庆祝出猎顺心如意,祝贺部族人丁兴旺。因为祭虎时全村要跟着萨满跳鹿神舞,故又称鹿神节。


抚远的西山公园座落在抚远镇西北隅山崖上,南连抚远山麓,西临清澈的浓江河,北傍湍急的黑龙江。公园以苏联红军英雄烈士纪念碑为主体,辅以花径亭阁,周围古木参天,青松滴翠。

苏联海军烈士纪念碑,苏联海军英雄烈士纪念碑 —— 始建于 1945 年 9 月,纪念在解放抚远战斗中牺牲的 27 名苏联红军战士。它是为从日本关东军手中解放抚远城和黑龙江及松花江畔村庄而牺牲的阿穆尔水兵建造的纪念碑。

1960 年,县人民政府易地重建花岗石碑一座,高达 30
米。主碑两侧各有 10 米高的陪塔一座,四周为宽敞的石铺平台。石碑正面铭刻 “ 苏联海军英雄烈士纪念碑 ”11
个金色大字,背面铭刻原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同志题词: “ 中苏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万古常存 ” 。


东极阁由一座主体建筑及四个抱厦组成,东极阁建筑包括下部台城和上部木结构楼阁,是一座仿唐纯木结构建筑。它建于2020年的12月。

俯瞰抚远市区。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俯瞰抚远市区。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