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福州鳌峰坊

标签:
鳌峰书院观巷红雨楼李世甲故居高士其故居杂谈 |
分类: 闽都十邑 |
福州鳌峰坊位于于山(九仙山)北麓,东西走向。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由福建巡抚张伯行创办的鳌峰书院就在这里。

鳌峰书院旧址。鳌峰书院以弘扬程朱理学为宗旨,以教、学、研、编为经,以出当世名士为纬,定期从全省择优录取秀才,聘各方名士讲学,很受朝廷器重。历任山长有蔡璧、林枝春、朱仕琇、孟超然、郑光策、陈寿祺。他们的学生如林则徐、赵轩波、蔡世远、蓝鼎元等都是当时“第一流人物”,所以鳌峰书院久享“文薮”的美誉。


茉莉花茶的一个点

高士其故居是在市区繁华的中心地带保存下来的一座名人故居。始建于明代,坐南向北,四面风火墙,前后五进。

高士其,原名高仕錤,他从1935年起拿起笔来为当时艾思奇主编的《读书生活》半月刊撰写科学小品,文章发表时均署名“高士其”。朋友们问起改名的动机时,他解释道:“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

1925年夏,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后转入芝加哥大学。1927年毕业,获学士学位,正当高士其准备报考化学系研究生之际,高士其的姐姐突然因病去世,于是他转入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细菌学。一次在研究脑炎病毒的过程中,瓶子破裂,不幸被病毒感染了,从此留下了终生不治的残疾,但还是坚持读完了医学研究院的博士课程。


福州观巷33号有一处“红雨楼”。“红雨楼”的主人为徐木昂(1512—1591年),由于该楼四周遍植桃树,春天桃花缤纷,恰似“红雨”,由此得名。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徐偶得风寒在家养病,听到门外有人叫卖一部《丁鹤年诗》,他不顾家人反对,把买药的钱拿去买书,一口气读完全书,“顿觉心旷神怡”而“倏然病已”,成为当时佳话。
现在的建筑是民国重修 其原来部分藏书分散在福州名大图书馆中
如今的红雨楼只是个地方名。徐氏藏书印有“晋安徐兴公家藏书”、“鳌峰徐氏宛羽楼藏”、“徐氏汗竹巢珍藏本”、“绿玉山房”、“闽中徐惟起藏书印”等。


徐喜爱藏书,并精于校勘,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纠正古学中的许多的舛误。他晚年编写的《红雨楼书目》、《红雨楼题跋》等名闻全国。其中辑录的“明诗选”,还加注作者生平,是研究明代艺文的宝贵资料。著录的140种元明戏曲,是研究戏曲史,尤其福建戏曲史的宝贵资料。
据说他最中意的是绿玉斋,也叫绿叶山房,小斋有三间房,前后向背,中间一间用以会客,左右两间作了书房,藏有数千卷书籍,徐氏兄弟在这里读书其乐无穷,兄弟二人皆有文记此。徐《题绿玉斋》中有:“平身无长物,满壁琴书”之语,可见怡然自得之情。
如今,这里成了艺术馆的场地。挂牌“闽派艺术馆”。
李世甲,祖籍长乐,生于侯官县(今福州市区),原住南门兜来魁里,后住鳌峰坊。1911年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第六期驾驶班。后入南京海军军官学校学习。1915年毕业后赴美国学习潜水艇操作技术。1916年回国,历任第一舰队副官、练习舰队参谋、舰长等职。1929年任国民政府海军部总务司司长。1932年任代理海军部常务次长。


1934年任海军马尾要塞司令兼海军陆战队第二旅旅长。1935年9月授少将。1941年任闽江江防司令,在福建指挥海军抗战。1945年4月任第二舰队司令。抗战胜利后,负责接收厦门、台湾日本海军,任台澎要塞司令。1946年5月辞去海军职务,任福建省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福建省政协委员,

鳌峰书院旧址。鳌峰书院以弘扬程朱理学为宗旨,以教、学、研、编为经,以出当世名士为纬,定期从全省择优录取秀才,聘各方名士讲学,很受朝廷器重。历任山长有蔡璧、林枝春、朱仕琇、孟超然、郑光策、陈寿祺。他们的学生如林则徐、赵轩波、蔡世远、蓝鼎元等都是当时“第一流人物”,所以鳌峰书院久享“文薮”的美誉。

街头这里立有“鳌峰坊”牌坊,应该是近几年重建的,坊额上写有“为国求贤”。

茉莉花茶的一个点

高士其故居是在市区繁华的中心地带保存下来的一座名人故居。始建于明代,坐南向北,四面风火墙,前后五进。

高士其,原名高仕錤,他从1935年起拿起笔来为当时艾思奇主编的《读书生活》半月刊撰写科学小品,文章发表时均署名“高士其”。朋友们问起改名的动机时,他解释道:“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

1925年夏,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后转入芝加哥大学。1927年毕业,获学士学位,正当高士其准备报考化学系研究生之际,高士其的姐姐突然因病去世,于是他转入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细菌学。一次在研究脑炎病毒的过程中,瓶子破裂,不幸被病毒感染了,从此留下了终生不治的残疾,但还是坚持读完了医学研究院的博士课程。

高士其1931年回国历任中央医院检验科主任,桂林盟军服务处技术顾问、食品研究所所长,《自然科学》副主编,一级研究员。是第一个投奔延安参加革命的留美科学家,又是一位在上海已崭露头角的文化人--科学小品作家。

高士其是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半个世纪以来,高士其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引导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走上科学道路。


高士其是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半个世纪以来,高士其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引导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走上科学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