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2024-02-19 06:57:19)
标签:

左宗棠

沈葆桢

绘事院

船政轮机厂

中国第一架飞机

杂谈

分类: 闽都十邑
                                                      东海边的蚬子新浪博客


马尾造船厂,小时候就来参观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教育,并没提这里的船政文化,成了厂区更不是普通市民就随便进出,直到这两年成了文化城景区。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百年船政,千年古港。这里是影响了中国一个时代的地方。1866年,船政在这片土地诞生,在中国海洋文化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重要里程碑,照亮了中国人海国图梦的前方。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左宗棠、沈葆桢等清廷重臣从西方引进技术、设备和人才,在这里设局造船、兴办学堂、筹建海军,由此照亮了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奋斗之路,孕育出近代中国先进科技、高等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丰硕成果,培养出诸多仁人志士和超越时代的先进思想。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绘事院初名“绘事楼”画馆,清同治七年(1868年)建,是法国式两层砖木结构建筑。上层为绘事楼(绘事院),绘制船身构造图样、绘制机器图样以及测算、设计;下层为合拢厂(安装车间),占地1689平方米。绘事院现为马尾造船厂厂史陈列馆。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船政学堂注重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设立绘事院、艺圃等。绘事院学生学制图、绘算,艺圃培养中高级造船工人。绘事院优秀生可升入前学堂,艺圃也有学生进入后学堂。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马尾船厂标志性的大型机械——龙门吊和塔吊被保存下来作为景观遗迹。夜空下,巨型机械散发着威严雄壮的气势,像可靠的战士一样守护着马尾这片海域。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绘事院内展示各类十九世纪的船舶模型和图纸。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福建船政学堂早期,聘欧籍洋员来厂造船并订立合同:以洋监督日意格为首的外聘团队,在五年时间内(从1869年2月起算),须在马尾制造轮船16艘,同时还要教会船政员工能自主制造和驾驶轮船。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为此,船政建厂之际,也创设船政学堂,分两大专业,一为船舶制造,亦称前学堂,以法语教学;二为轮船驾驶,称后学堂,以英语教学。经过正式招生,船政学堂1867年2月开学。由于前学堂属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难度很大,不少学生跟不上课程而退学。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造船工程展开后,由洋员主持的绘事院工作量繁多,图纸的绘制和现场放样需要大批人手。船政即招收一批聪颖少年作为洋员帮手,称为艺徒。艺徒们工作勤奋且好学,他们必须掌握外语,学会识别图纸,所以他们也要读法文,学习绘图。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边干边学中,年轻人进步很快。当船政前学堂生员不足之际,经洋员推荐,船政大臣沈葆桢破格从中选拔十位艺徒,充实到制造专业班,与正规招考的学生一道学习。他们虽然入学晚了近一年,但有绘事院工作基础,对造船技术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专业课程很快跟上。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看到这种现象,沈葆桢很是高兴,经奏准朝廷,把绘事院的艺徒纳入教学范畴,在1868年2月开设艺徒班,日意格则规范化地称之为“设计学校”。绘事院因此具备教育功能,这是船政办学的又一创举。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指出:中国的职业教育是从马尾开始。船政绘事院的艺徒教育很有成效,沈葆桢从中得到启发,紧接着又开办了培训各工种艺徒的学校,称为“艺圃”。艺圃为船政培育出众多可担任技术领班的人才,有力地推动了船政造船发展。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扬武”号巡洋舰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带喷泉的天空之镜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大吊车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来到江边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旧车床成了景区摆设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远处的三江口,道庆洲大桥。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西侧的三江口大桥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这里有一栋颇为独特的两层建筑,红砖墙体,青石压檐。底下一层是现今中国最古老的机械车间,创建于1867年的船政轮机厂。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车间内是法式钢铁梁柱,室内宽敞明亮。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轮机厂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中国第一台蒸汽机、中国第一艘钢甲军舰的发动机都诞生在这里,这里生产出的发动机,武装了中国第一个新水师舰队。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这是现存船政老建筑之一,车间当年由法国人负责组建,轮机车间历经百年,屹立不倒。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船政书局所在的建筑原是马尾造船厂的机装课仓库,占地面积1203平方米。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巨大的船舶骨架高悬,好似一只巨鲸徜徉于书海中,回溯着船政的历史。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书局内部以造船零件作为空间装饰元素,通过新旧对比让百年船政文化沉淀在书局内,设有主题图书区和休闲书吧等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台阶阅览室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小沽露个脸。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著名的沈葆桢等画像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二楼有不少的空闲座位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机修车间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后面,是这里诞生的中国第一架飞机模型和新的船政博物馆。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中国第一架自主研发的水上飞机“甲型一号”就在铁胁厂内诞生。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甲型1号水上飞机是中国人巴玉藻、王助等设计制造的中国第一架飞机。该机于1919年8月制造完成。飞机试飞时因操纵不当,飞机失速侧滑坠水,人存机毁。飞机工程处1920年又制造出同型飞机一架,顺利通过了试飞 。是一架100匹马力,拖进式双桴双翼水上教练机,最大时速126公里,空机重量836公斤,载重1063公斤,装油量114公升,飞行高度3690公尺,可航行3小时,航距340公里,乘员2人,可载炸弹4枚。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铁胁厂是船政史上重要的生产车间,不仅见证了我国造船技术的进步,还见证了我国航空工业起步。如今这里被改造成为铁胁与飞机制造的专题展示馆。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兔年春天·马尾船政文化城·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