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2024-01-08 06:46:31)
标签:

学贯濂溪

程门立雪

文彦博

御碑亭

程庙

杂谈

分类: 鄂豫齐鲁
伊川二程文化园位于伊川县城鹤鸣西路荆山森林公园脚下,是北宋思想家、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墓园基础上扩建的大型文化园林。从这大门进去还要走不少路。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程林牌坊,名称大约仿自孔林。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先参观东面重建的“二程书院”。书院里,前置“程门立雪”照壁,两端是盘龙望柱。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程门立雪,“不学礼,无以立”。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上承“孔孟”之道统,下启朱熹、王阳明等人之理学,直至成为官方哲学,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是北宋理学的实际开创者。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书院大门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根据古代书院的建制要求以及伊川书院的相关典故,文化园重建了“二程书院”。建筑群秉承北方书院端庄严谨的特点,采用四合院形式,充分与周边园林景观相结合,呈现出古朴淡雅的风格。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立了不少仿古石碑,游酢题的“学贯濂溪”。游酢(1053年-1123年),字定夫,建州建阳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1082年中进士,曾任萧山县县尉、齐州判官、泉州签判、监察御史、汉阳军知军,舒、濠二州知州。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立学堂,位于第一进院落西侧,程门立雪。讲的是宋代杨时和游酢在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的故事。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重修伊川书院记》河南府知府 汪楫。汪楫(1626—1689)休宁人,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检讨。曾充册封琉球正使。旋为河南府知府,官至福建布政使。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两程学成与先生辞行周敦颐给二弟子的送行箴言》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理学堂,为中轴线第二进中心殿堂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堂内对联“道如日月学宗洛阳自是儒学根本  理若江河风起绿洲本为伊洛渊源”,横匾“理通天地”,是对二程理学的最好诠释。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人文伊川馆,位于二进院西侧,伊川古为京畿之地,名人辈出。馆内简要介绍了杜康、伊尹等18位具有重大影响伊川籍的历史文化名人。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酿酒鼻祖 杜康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中华第一相 伊尹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鲁壁藏书 孔鲋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唐代名相 张说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大成殿,位于中轴线第二院落北端,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文潞公复礼》文彦博。文彦博(1006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 。汾州介休人。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年,为宋朝元老重臣。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四贤殿,为大成殿的西配殿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四贤殿奉祀的是董仲舒、贾逵、郑玄、韩愈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四圣殿,为大成殿东配殿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四圣殿,奉祀孔子的四大门徒:亚圣孟子、述圣子思、复圣颜回、宗圣曾参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稽古阁,位于书院中轴线最北端,即藏书楼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出了名贤祠,算是走完了二程文化园的第一部分。前面有高大楼阁的部分是第二部分“程庙”。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程庙前,是一对汉白玉麒麟石雕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门内中轴线道路两侧各竖有多通后人褒扬、祭拜二程的碑刻。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第一殿:宗师殿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二程理学的“理”。宋代的儒学是以理学的面目出现的,它的主要特色在于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二程的学说,特别是其核心观点——“存天理,去人欲”,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前面的大殿是二圣殿,东边殿是朱子殿,西配殿是陆王殿。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西侧三个立碑,分别是新刻的民国总统曹锟题“俎豆馨香”、慈禧太后题“伊洛渊源”、康熙帝题“学达性天”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高大的两圣殿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中轴线道路两侧,各建有6座御碑亭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御碑亭内,都是仿制的南宋、明代、清代帝王对二程的御碑。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东配殿朱子殿,介绍了朱熹对“二程”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殿内朱熹像
豫约金秋77·伊川二程文化园(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