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2022-04-30 07:28:36)
标签:

文化

旅游

杂谈

分类: 鄂豫齐鲁
百泉亭,金明昌年间(1193左右),为与卫源庙相配套,形成中轴式建筑,在卫源庙前整修百泉亭(该亭唐时已建,但确凿年代不详),亭内有一方井,井内有泉窦,人称“圣水”,即薛仁贵在此小憩搠刀而出之泉,亦称“搠刀泉”。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1555年,御史霍冀又据该亭下有“圣水”和清辉殿内所祀河神称“灵源公”之意改名为“灵源亭”。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涌金亭南壁上的“王磐诗碣”,即元朝翰林承旨王磐,字文炳所作的《咏百泉》诗二首。“济南七十二名泉,散在陂陀百里川;未似共城祠下水,千窠并出画栏前。半空风雨山头树,十顷玻璃水底天;孤客南来无著处,相宜只有百门泉。”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涌金亭内,都是水。北宋苏轼曾在此挥毫疾书“苏门山涌金亭”六个大字。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介绍说,于此处观水,是最佳位置。北宋年间,取“水珠日映如金”之意,在此建亭一座,取名“涌金亭”。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沿着长长的石阶,拾级而上,一路经过振衣亭,孔子庙,龙亭,三碑亭,可以登上山顶的嘨台。我们赶时间,没有一一参观。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碑廊,也没有开门。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1975年,当地文物管理人员,将散落于各处的历代石刻170多块,收集起来嵌于墙上,建起碑廊。既方便观瞻,又利于保护,其中不少为珍品。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乾坤正气碑,有题记曰:“关王庙。天启癸亥(1623年)上元之吉,河南汝宁光山开封杞县信士蔡赵士奇感梦,虔施屏墙一座。大明隆庆二年(1568年)季秋之吉,郡人张淮立并书。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长方形的百泉湖水碧波荡漾,千百年来历史沧桑尽在其中。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百泉历经开凿,清乾隆十五年,绕岸砌石,成一长方形泉湖,湖中心有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径,曲曲折折,将湖中的亭阁小桥联在一起。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放鱼亭。可惜游人不能上去,可能是安全考虑。它离岸约2米,由石板桥同岸相连,与南面的钓鱼亭遥遥相望,钓放平衡佛心慰安。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东华门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课桑亭,它建在离湖10多米处目视着行人,原来这是1877年潘江知县教种桑树的地方。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下马亭,它是一座单檐平脊四角亭。黛瓦扣顶彩木担檐,亭角高啄,典雅清逸 。因在路中间,这是个串堂亭,供人小憩观景。到此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对先贤的尊重。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钓鱼亭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肺石,明代国子祭酒王敕在游览太行山时发现的奇石,运来百泉供人欣赏。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白露园,地处幽胜,四面为水,中为小洲,洲上筼筜深密,不见日色;桂花盛开时,香飘数里。茂竹花卉之间,隐隐透出“啸竹庐”三间,极其令人神往。据说到白露时节,地上一片清翠,地面漫铺肃白,两相对照,别具一格。与其它景区相比,景色格格有异。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南湖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跃进亭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这么美的地方,可能因为水位高涨,不让进。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不是西湖,胜似西湖。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清晖阁建于元代,兴于明清,房三间高两层,上下六根粗壮的红柱支撑。彩瓦盖顶,戗脊挑檐,回廊行走,花窗潋滟,颇为壮观。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清辉阁后院东北角有一出口,通过板桥与飞虹桥相连,可直达湖心亭和东岸。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对面苏门山上的啸台,是晋人孙登的隐居地。与阮籍的一次啸式对话成为千古绝唱,惊叹后人。
豫约金秋42·辉县·百泉景区(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