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约金秋41·辉县·百泉景区(上)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鄂豫齐鲁 |
辉县百泉景区位于辉县市西北二公里的苏门山南麓,是河南省最大的、保护最好的古园林建筑群。素有“中州颐和园”、“北国小西湖”的美誉。


山门两旁的力士。


好不容易,作为外地人来此,管理员让我们进来看看。卫源庙是百泉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建筑。庙内大殿称“壬癸殿”,“壬癸”在天干排列中的方位是北方,在五行中属水,,后又改称“清辉殿”。

进门两旁是钟鼓楼。

大殿前为拜亭,是人们祈拜、祭祀河神之处。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山西泽州闻喜县珍珠商行在亭的一柱上刻题记一处,据此又称它为“珍珠亭”。


我们从西华门进园,百泉风景趣在泉水,美在苏门,兴在名胜。
百泉湖北岸的涌金亭,灵源亭,喷玉亭三座亭子都被地面涌出的泉水浸没,湖边的路面上很多地方也都被水淹没了,人们只能踩着垫着的石块走过,地面的石头缝里源源不断的往外冒着泉水。


灵源亭后,为卫源庙。

喷玉亭,清道光庚子年,即公元1840年,鉴于灵源亭西的泉源越涌越大,喷吐水珠更茂,无亭不能与之相配套,有逊景色,于是便在此建亭一座,用了“喷玉亭”之名

喷玉亭对面,我们刚刚走过的邵夫子祠,没有开门。邵夫子祠明成化六年(1470年)辉县知县张锦为纪念邵雍建,清道光年间增建。

宣统二年(1910年)袁世凯、徐世昌于北侧添建厢房四间,祠内植有桃、竹,为邵雍亲手所植,故又名“桃竹园”。

安乐窝,没有开门。宋天圣四年(1026),邵雍16岁,邵古于是卜居此地,隐住于苏门山下。邵雍给此地取名为:安乐窝,又按星图方位,命东配房为天根,西配房为月窟,在堂后建楼藏书,名皇极阁,依山筑洞名长生洞。



灵源亭后,为卫源庙。

喷玉亭,清道光庚子年,即公元1840年,鉴于灵源亭西的泉源越涌越大,喷吐水珠更茂,无亭不能与之相配套,有逊景色,于是便在此建亭一座,用了“喷玉亭”之名

喷玉亭对面,我们刚刚走过的邵夫子祠,没有开门。邵夫子祠明成化六年(1470年)辉县知县张锦为纪念邵雍建,清道光年间增建。

宣统二年(1910年)袁世凯、徐世昌于北侧添建厢房四间,祠内植有桃、竹,为邵雍亲手所植,故又名“桃竹园”。

安乐窝,没有开门。宋天圣四年(1026),邵雍16岁,邵古于是卜居此地,隐住于苏门山下。邵雍给此地取名为:安乐窝,又按星图方位,命东配房为天根,西配房为月窟,在堂后建楼藏书,名皇极阁,依山筑洞名长生洞。

卫源庙,因庙前泉水为卫河之源头而得名,创建于隋,现存为明清建筑。

山门两旁的力士。


好不容易,作为外地人来此,管理员让我们进来看看。卫源庙是百泉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建筑。庙内大殿称“壬癸殿”,“壬癸”在天干排列中的方位是北方,在五行中属水,,后又改称“清辉殿”。

进门两旁是钟鼓楼。

大殿前为拜亭,是人们祈拜、祭祀河神之处。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山西泽州闻喜县珍珠商行在亭的一柱上刻题记一处,据此又称它为“珍珠亭”。

拜殿的内斗拱。
前一篇:豫约金秋40·万仙山·丹分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