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孔祥熙戏台院西花园书房院厨房院杂谈 |
分类: 京津晋蒙 |
离开祁县,下一站就是太谷。金太谷,银祁县,吃不完米面的榆次县,走入太谷老县城,不看远处的高楼,就鼓楼这一带,好像依旧是一百多年前的样子,和那些新建的“古街”相比,这里更有历史的韵味。



后院穿过去,往东面的戏台院。

1934年11月10日,蒋介石携宋美龄视察北方十一省,最后一站到太谷。对于连襟的到访,孔祥熙可谓是将宅院又重新翻新了一遍,处处绘画贴金。南面这建筑,那天,老蒋就住在这里。

北面这栋,现在成了文物展。四方的这块地,应该就是戏台。


里面的所谓文物,感觉不少是假货。

东面的这院落,相对比较完好,可惜就是里面的展品相对差劲。

一些老式的家具。


北院,还有两个石碑。1934年老蒋在太谷还看中了六块石碑,其中一块是岳飞的字,一块是朱熹的字。后来准备运往南京,但因运送不便,中途留于太原纯阳宫。这里是两个石碑的复制品。

孔家大院的花园,还是修复的不错。花园由赏花厅、陶然厅、水池组成。

水池中,有座四方亭。

亭后是书房院。

来太谷的第一站,是这里的孔家大院,位于太谷县城内上观巷1号。对于上了岁数的人来说,孔祥熙是个名人,是民国四大家族之一,孔子的第75世孙,民国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银行家及富商。

大门口有“孔祥熙宅园”的匾,门票有点小贵,去年来时没有优惠,而且里面正在重新维修。这座建筑原系太谷破落绅士孟广誉的住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完成于咸丰年间。民国19年(1930年)孔祥熙以2万银元购得。


大门口有“孔祥熙宅园”的匾,门票有点小贵,去年来时没有优惠,而且里面正在重新维修。这座建筑原系太谷破落绅士孟广誉的住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完成于咸丰年间。民国19年(1930年)孔祥熙以2万银元购得。

正院由北向南三进院落,为清代建筑。大门为一间两柱式随墙门,一进院是一个狭小的空间,两侧用廊庑相连。一院、二院之间一排五间过厅为北带廊单檐卷棚硬山屋顶。二院两侧各为三间东西厢房,

二院东侧围着看不了。西侧有孔祥熙的老照片。

厢房内,摆着一些就家具,再就是孔家介绍。

正院都是民国改建过的砖瓦结构,也就是门口的抱厦还有清代遗风。

厅堂内感觉比较破旧,


二院东侧围着看不了。西侧有孔祥熙的老照片。

厢房内,摆着一些就家具,再就是孔家介绍。

正院都是民国改建过的砖瓦结构,也就是门口的抱厦还有清代遗风。

厅堂内感觉比较破旧,

上楼,一些哪里掏来的木雕床,可能比较金贵,但与房子本身不搭调。



后院穿过去,往东面的戏台院。

1934年11月10日,蒋介石携宋美龄视察北方十一省,最后一站到太谷。对于连襟的到访,孔祥熙可谓是将宅院又重新翻新了一遍,处处绘画贴金。南面这建筑,那天,老蒋就住在这里。



里面的所谓文物,感觉不少是假货。

东面的这院落,相对比较完好,可惜就是里面的展品相对差劲。

一些老式的家具。


北院,还有两个石碑。1934年老蒋在太谷还看中了六块石碑,其中一块是岳飞的字,一块是朱熹的字。后来准备运往南京,但因运送不便,中途留于太原纯阳宫。这里是两个石碑的复制品。

孔家大院的花园,还是修复的不错。花园由赏花厅、陶然厅、水池组成。

水池中,有座四方亭。

亭后是书房院。

亭前为赏花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