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铁人拉马像汾阳王府进士朱之俊建昌村十塔九斜杂谈 |
分类: 京津晋蒙 |
汾阳关帝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貌总体形制呈明代建筑风格,我们来的时候不对外开放,只能看看外观。





据史料记载,汾阳关帝庙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坐北朝南,二进院布局,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存山门(新建)、献殿、正殿(关帝殿)和后殿,

大门口的铁人拉马像,铁马两嘴角有环。四铁人侍立两马左右,作拉马势。早年,铁马昂首于庙前,铁像均铸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1950年夏,铁人拉马像被人砸碎变卖。2013年在多方捐助下重铸铁人铁马并放置于关帝庙前。


不能入内,是个遗憾,这防疫与出行是个矛盾。有的场所可以参观,同样的场所这里就不行,管理需要统一标准呀。
塔座为条石砌筑的须弥座,石条上雕有“竹节”、“仰莲”、“卷草”图案。

文峰塔广场北,有照壁,上有2000年“重修文峰塔碑记”。

塔之梯道设于塔室与塔外壁之间,围绕塔室逆时针转折向上。通道外口设有拱券窗,塔道及塔窗宽阔顺畅,采光充足,可惜现在不让游客上去。


文峰塔广场北,有照壁,上有2000年“重修文峰塔碑记”。

塔之梯道设于塔室与塔外壁之间,围绕塔室逆时针转折向上。通道外口设有拱券窗,塔道及塔窗宽阔顺畅,采光充足,可惜现在不让游客上去。

据康熙《汾阳县志》记载,清顺治年间,曾任明清两代国子监司业的汾阳籍进士朱之俊认为:“汾西山耸直,而异地(东南方)无文峰塔以应之,为缺憾事”。朱之俊相信“风水”之说,认为“汾阳县境西高而东南低,不利文脉”。


全国各地以“文峰”二字冠名的塔有许多。一般地说,建造文峰塔的目的有三:希望或象征当地人才辈出、多中科举;以塔来补全风水上的空缺、求得完整无瑕;借塔高大的形制,来作为地标。
介绍说汾阳文峰塔已经向左倾斜了1.82米,虽经抢修,不知还能保留多少年,“十塔九斜”这个说法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前一篇:秋游晋北之六六:吕梁·安国寺
后一篇:秋游晋北之六八:汾阳·太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