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海边的蚬子
东海边的蚬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2,059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2021-08-21 06:08:50)
标签:

铁人拉马像

汾阳王府

进士朱之俊

建昌村

十塔九斜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汾阳关帝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貌总体形制呈明代建筑风格,我们来的时候不对外开放,只能看看外观。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据史料记载,汾阳关帝庙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坐北朝南,二进院布局,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存山门(新建)、献殿、正殿(关帝殿)和后殿,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大门口的铁人拉马像,铁马两嘴角有环。四铁人侍立两马左右,作拉马势。早年,铁马昂首于庙前,铁像均铸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1950年夏,铁人拉马像被人砸碎变卖。2013年在多方捐助下重铸铁人铁马并放置于关帝庙前。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正殿殿顶正脊、垂脊均采用浮雕莲花琉璃脊筒,大部分琉璃为明代遗物,正吻、垂吻、戗吻均完好。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后院东为春秋楼。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1997年,汾阳市博物馆迁入汾阳关帝庙。东面的碑廊有许多石碑。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不能入内,是个遗憾,这防疫与出行是个矛盾。有的场所可以参观,同样的场所这里就不行,管理需要统一标准呀。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汾阳文峰塔在新建的汾阳王府边上,这是一座标准的文峰塔,是一种区别于佛教塔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风水塔。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汾阳的文峰塔以高出名,号称“天下第一塔”。当地有民谣:“汾阳有座建昌塔,距天只有二尺八”。该塔共十三层,雄伟挺拔,高度位于全国砖结构古塔前列。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文峰塔全塔均为砖结构,由下至上分为塔基、台明、塔座、塔身、塔刹等五大部分,外廓呈平面八角形,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外廓塔层之间以砖雕椽、飞、斗拱组成的塔檐相隔,塔自下而上收分至塔顶。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塔座为条石砌筑的须弥座,石条上雕有“竹节”、“仰莲”、“卷草”图案。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文峰塔广场北,有照壁,上有2000年“重修文峰塔碑记”。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塔之梯道设于塔室与塔外壁之间,围绕塔室逆时针转折向上。通道外口设有拱券窗,塔道及塔窗宽阔顺畅,采光充足,可惜现在不让游客上去。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据康熙《汾阳县志》记载,清顺治年间,曾任明清两代国子监司业的汾阳籍进士朱之俊认为:“汾西山耸直,而异地(东南方)无文峰塔以应之,为缺憾事”。朱之俊相信“风水”之说,认为“汾阳县境西高而东南低,不利文脉”。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有了文峰塔,效果就是不一样。冀贡泉、冀朝鼎、冀朝铸、马烽、田桂兰等诸多名驰遐迩的杰出的文化名人,都是从这文峰塔下的建昌村里走出去的。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全国各地以“文峰”二字冠名的塔有许多。一般地说,建造文峰塔的目的有三:希望或象征当地人才辈出、多中科举;以塔来补全风水上的空缺、求得完整无瑕;借塔高大的形制,来作为地标。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广场周边,新建的文昌阁。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介绍说汾阳文峰塔已经向左倾斜了1.82米,虽经抢修,不知还能保留多少年,“十塔九斜”这个说法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汾阳王府,据说是仿唐代郭子仪的,花了大钱的项目,不知前景如何。

秋游晋北之六七:汾阳关帝庙·文峰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