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于成龙于准滴水泉铜塔楼莱公别墅杂谈 |
分类: 京津晋蒙 |
吕梁市的安国寺,在离石区城西南8公里的乌崖山麓,群山环抱,背依绝壁,面临深谷。实际上就是一个免费景区,来这里感觉有意外的惊喜。

安国寺原名安吉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曾为代宗女昌化公主食邑。清初,一代廉吏于成龙曾在安国寺读书六载,后官至两江总督,其为官清正廉洁,被康熙帝誉为“天下第一廉吏”,使安国寺名声大燥。
还没到佛寺,先见到于中丞公生祠。于中丞公指于准,他曾任清朝巡抚,因祖父于成龙曾在此寺居住读书,于准见寺院倾颓,遂花重金重修一新,成为山间胜境。山僧及里人因感之德,遂立祠以报。


听月泉,山门悬崖峭壁底下的滴水泉。

这处泉水也是寺院古代饮水之所。怪石突出的岩底,清泉不断滴落,仿佛珠帘,形成一湾绿水。

进入第二道山门,里面是寺院主体建筑群,有主院、偏院。主院主要建筑有佛殿、铜塔楼,偏院主要建筑有于成龙祠堂、万佛阁、读书楼。


门口一对高1.6米的红砂石狮子矗立两边,端坐于须弥座上,雕工精细、威武霸气!

铜塔楼为重檐歇山顶,二层木构建筑,上下层四周有围栏设木梯可攀登上楼。

钟鼓楼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那边进入偏院。

正殿大雄宝殿,也叫佛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从斗拱看,应是近年修缮过。廊下有很多古碑,均为历朝历代重修和修缮的碑记,可知佛殿历史甚为悠久,据说柱础还是唐代遗物。



祠堂正面为一栋二层建筑,按碑刻记载,应为清代,一层石券窑洞为于准祠堂,二层砖木结构为于氏宗祠。

听月泉,山门悬崖峭壁底下的滴水泉。

这处泉水也是寺院古代饮水之所。怪石突出的岩底,清泉不断滴落,仿佛珠帘,形成一湾绿水。

进入第二道山门,里面是寺院主体建筑群,有主院、偏院。主院主要建筑有佛殿、铜塔楼,偏院主要建筑有于成龙祠堂、万佛阁、读书楼。

铜塔楼,也是寺院的第三道山门,为二层楼阁式建筑,重檐歇山顶。据《永宁州志》记载,代宗深信佛教,以佛牙舍利两枚赐予昌化公主,并铸铜塔贮藏,铜塔楼就是当年供奉佛牙之处。

门口一对高1.6米的红砂石狮子矗立两边,端坐于须弥座上,雕工精细、威武霸气!

铜塔楼为重檐歇山顶,二层木构建筑,上下层四周有围栏设木梯可攀登上楼。

钟鼓楼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那边进入偏院。

正殿大雄宝殿,也叫佛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从斗拱看,应是近年修缮过。廊下有很多古碑,均为历朝历代重修和修缮的碑记,可知佛殿历史甚为悠久,据说柱础还是唐代遗物。


偏院分内外两进,外面是一栋二层建筑,一层窑洞为于成龙祠堂,二层砖木结构为偏殿和关帝阁。
于成龙(1617-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人
(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山寺有碑记载:“清端北溟公少年读书其地,与寺僧纯天师朝夕讲论”、
“先大父清端公未达时,厌城市之嚣沙霾之蔽,尝读书于寺之东楼,于浮屠纯天者为方外交”。


上去的路有点难走。
前一篇:秋游晋北之六五:柳林·香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