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2021-07-27 07:14:55)
标签:

北魏平城明堂

四牌楼

大清真寺

大同纯阳宫

钟楼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大同古城有四座街楼景观:永泰街上鼓楼,清远街上钟楼,和阳街上太平楼,武定街上魁星楼。这四座楼中除鼓楼以外都是旧址新建的,所以我们的重点就是鼓楼。大同鼓楼为一座三层出檐十字歇山顶的过街楼阁式建筑,平面近似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高约20米。是明代楼阁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我绕着鼓楼走一圈,西面上面的  牌匾上为“振德”,下为“和声鸣盛”。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现在的鼓楼没了防御功能,平时关闭,只能外观,底层用青石砌成四角,十字穿心辟门,原是以通车马行人。东向的牌匾上为“歌风”、下为“云开春晓”。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二三层楼阁均为满面门窗,周置回廊,外设凭栏,登高可环视市貌。顶楼上架放一大鼓,乃古时晚间为“声闻四达”报更时所用。北面的牌匾上为“时雍”,下为“瞻云就月”。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2001年,文物部门对鼓楼进行了全方位、大规模的加固、维修和彩绘。因而看过去比较新。南向牌匾上为“鼓楼”,下为“声闻四达”。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到了鼓楼,就顺路走走边上的纯阳宫。宫前广场也是挺有气魄的,正对面是大戏楼,有亭台廊阁,广场两侧有东西庑房,如今这些建筑都成了经营旅游用品的商业门脸。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中间部位是个石雕大牌坊,四柱三门,重檐斗拱构造,前后各有四只石狮子守卫。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石牌楼的两侧各有一座阁楼,阁楼为二层,平面六角形,红墙绿顶,东名玄天阁,西为长生阁。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大同纯阳宫,位于古城大同的闹市中,是山西三大纯阳宫的“北宫”,其创建年代已无确切文字可考,据说为金末元初西京道宫长刘道宁创建。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纯阳宫坐北朝南,完全按照全真教的仪轨所造,平面布局为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山门、灵官殿、祖师殿、献殿和三清殿。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上世纪60年代纯阳宫被毁,庙址被占用。所以现在看到的都是新建的建筑,因此我在这里没有作太多的停留。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大同清真大寺为山西境内两座知名清真古寺之一,位于城内大西街九楼巷。该寺建筑古朴,结构严谨,整个建筑既有中国传统汉式木构建筑特色,又有阿拉伯风格。它也是我国唯一一座在《二十四史》中有载的清真寺。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寺庙现存有正门、十字穿心楼阁、石桥、礼拜殿,主体建筑由四组殿堂相连而成,在中线两侧还有沐浴室。其中畔池、后拱桥、陨石台、牌坊、碑楼等为明清遗物,寺内还存有康熙圣谕牌、历代《古兰经》手抄本、刻印本及清真寺藏书等珍贵典籍文物。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大门虚掩,我们不敢造次。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大同有鼓楼,自然也有钟楼。钟楼位于清远街街口中心,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旧钟楼毁于1951年,现在看到是新建的。样式为明代建筑风格,歇山顶楼阁式建筑,立面三层三檐,楼体四面悬挂牌匾“声和击壤”、“至大中正”、“大音铿咙”、“昭光振曜”。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四牌楼曾是古城大同的标志性建筑。这四个牌坊系洪武年间大将军徐达重修大同城竣工后,为壮军城、炫耀功德而建。整个建筑结构精美巧固,巍然壮观。可惜的是1952年四牌楼被拆除。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大同如此大规模的复古工程,我们看到的都是曾经的历史,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大同最为辉煌的时期要算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从道武帝拓跋珪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迁都至平城,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作为北魏的都城长达97年,是当时北魏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都城,除了云冈石窟,再就是1995年考古发现的明堂遗址。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北魏平城明堂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明堂(汉长安城明堂、北魏平城明堂、唐洛阳城紫微宫正殿、北宋汴梁明堂)之一,是北魏帝王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是礼治文化的载体,是目前唯一在原址修复完成的明堂,是平城遗址的城内标志。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叙事诗《木兰辞》:“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讲述了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胜利归来在明堂觐见皇帝孝文帝的场面。提到的“明堂”就是在现址。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1995年考古部门对北魏明堂遗址进行了全面挖掘探查,探明这处遣址为圆形,占地面积百亩。遗址中央的方形夯土台基边长为43米,是主体建筑明堂的所在地。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可惜我们来到时候已经临近闭馆,遗址展厅我们只能站在门口观看。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遗址探明设东、南、西、北四门,南门与西门的遗址规模宏大。有人说建筑规模相当于现存北京天坛的三倍。可惜地处闹市无法进行详细考古发掘,现只发掘了大约四分之一的样子。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北魏王朝是鲜卑族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北魏平城明堂据《魏书·高祖纪》记载:太和十年(486)秋七月“诏起明堂、辟雍。”太和十五年(491)冬十月“明堂、太庙成。”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由少数民族政权建造的明堂,而且该明堂内部增设了浑象,顶部修建了灵台,集天文观察、演示和月令于一体,兼有了天文台的作用。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水经注·漯水》记载;平城“明堂上圆下方,四周十二堂九室,而不为重隅也。室外柱内,绮井之下,施机轮,饰缥碧,仰象天状,画北道之宿焉,盖天也。每月随斗所建之辰,转应天道,此之异古也。加灵台于其上,下则引水为辟雍。水侧结石为塘,事准古制,是太和中之所经建也。”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遗址公园内的主题建筑明堂高达27米,上圆下方,穹宇重檐,覆盖琉璃瓦,上层圆形建筑为灵台,观察天文星象,下层以“井”字分隔成九室,有青阳、总章、明堂、玄室诸庙堂,中央为太室,四角有四室,顶部有花藻井纹和各种彩绘。现在这里作为北朝艺术博物馆,我们没时间细看了。

秋游晋北之四九:大同鼓楼·北魏明堂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