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2021-07-16 06:31:28)
标签:

三圣殿

普贤阁

欢门

金代塑像

辽代建筑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从北岳恒山到大同市区,看时间还早,直接先奔这里的善化寺,开始市内的寺庙之旅。善化寺俗称南寺。有专家推测,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诏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皆赐称“开元寺”,而山西大同的“开元寺”应该就是善化寺的前身。漏过门前从异地移来的五龙照壁,从善化寺的正门看起,这是金代建筑遗存。门前建有月台、踏道,一对威武雄壮的石狮傲踞其上。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聚集了许多老人的大门不开,走侧门,大门也就是山门,古朴大方。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进门就看到中轴线上的三圣殿。该殿为寺庙的中殿,建于金代天会、皇统年间(公元1123年-1149年)。建筑坐落在1米多高的台基之上,前有宽阔的月台。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还得先看前面的山门殿,这是后门。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山门殿内东、西两侧有明代万历年间所塑四大天王像,每尊天王像都有近3米多高,塑像上的彩绘为民国年间所绘。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如此高大的天王塑像,确实让人惊奇。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三圣殿的殿堂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为现存辽、金建筑中当心间最宽者。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最具特色的是其中巨大的斜拱,又称如意斗拱,硕大华丽。这种做法因其构造过于复杂,装饰美化作用大于结构作用,逐渐被淘汰。三圣殿的斗拱被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称赞“伟大之斗,深远之檐出,屋顶和缓之斜度,稳固庄严,含有无限力量,颇足以表示当时方兴未艾之朝气。”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殿内顶部全部施彻上露明造,梁架布置揉合了宋、辽、金三代的建筑特点,较之辽代建筑更为灵活,独具风格。为金初最有代表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中央佛坛上为华严宗三大圣之造像。这三尊泥塑系康熙年间重装,然而金塑风格犹存。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殿内还保存有碑碣四通,东侧有明万历四十四年《重修善化寺碑记》和清乾隆五年《重修善化寺碑记》。殿西侧有金大定十六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金明昌元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释迦如来成道碑》。其中金大定十六年的这一通为有宋朝苏武之称的宋通问副使朱弁所撰,尤为珍贵。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两侧的壁画,看过去比较新。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三圣后侧,两边有文殊阁和普贤阁。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西侧的普贤阁是一座楼阁式建筑,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重檐九脊顶,金贞元二年(1154年)重建。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与普贤阁相对的文殊阁(东楼)是仿照普贤阁复建的。当年梁思成考察的时候,这里只剩下遗址。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文殊阁内新的塑像和壁画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三圣殿的北面,就是善化寺的主殿大雄宝殿,这是目前我国保存下来辽金时期第三大的大雄宝殿(第一大是大同华严寺的大雄宝殿,第二大是辽宁义县奉国寺的大雄宝殿)。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殿前设有极为宽敞的月台,周边设置石雕围栏。月台前沿中央树立着木结构牌坊三间,系明万历年间所建。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月台东西两侧分立晨钟暮鼓两座六角攒尖亭。东南侧为钟亭,现存一口三千余斤的大钟高悬于亭中,上面铸有清晰的铭文,为金火工曹贵父子于明朝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所造;西南侧为鼓亭,原鼓现已不存。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大殿殿顶为单檐五脊顶,舒展大气。斗拱为五铺作重拱计心造,尺度巨大,手法拙朴,令人颇为震撼。其斗拱式样多变,内外达八种之多。大雄宝殿的大门形式非常奇特,在大殿南立面均匀设置了三组大门,其余为实墙。不仅如此,三组大门上方都做了复叶拱券造型的装饰板,颇为特别。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这种大门在唐宋时期叫做“壶门”,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结合拱券门和佛龛造型产生的一种装饰性的门,在建筑入口处设置时,表示尊贵高尚之意,明清时发展为“欢门”。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大殿正中悬挂着“大雄宝殿”巨幅匾额。匾额后的当心间补间铺作采用辽时常用的斜拱造,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进入大殿,目不暇接了。殿内供奉泥塑三十三尊,皆为金代塑造。这些塑像造型,姿态神情各尽其妙,无一雷同。其线条之优美,色调之和谐,手法之细腻,令人惊叹。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殿内梁架为彻上露明造,正中有平棊藻井两间,雕刻精湛,其形制、手法属典型辽代形制。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藻井外四角的三角形背板上各彩绘有凤凰一只,中央圆形背板上绘有双龙戏珠图案,为明代作品。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佛坛上硕大的莲花座上,端坐着如来五方佛,法相庄严、凝重典雅、衣纹流畅;莲座下还有弟子、菩萨侍立,是辽金原作。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殿内东西两侧的砖台上,分別伫立着二十四尊天王像。天王本是佛教里的护法天神,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轴人间的现实画卷,每一尊造像都个性突出,妙不可言,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东侧的一组鬼子母雕像,这组雕像以佛祖度化鬼子母皈依佛教的传说。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大殿还存有部分珍贵的佛经故事壁画,计190平方米,是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五年(公元1708年-1716年)修寺院时彩绘的“六十间”壁画之残余。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善化寺是中国现存辽、金时期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寺院建筑。体现出唐宋、辽金时期建筑的演变和发展,反应出了中国古代建筑承唐启宋的这一重大过渡与转变,不愧是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秋游晋北之四〇:大同·善化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