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晋北之三四:繁峙·平型关

标签:
平型关城城门楼平型关战役明代长城杂谈 |
分类: 鄂豫齐鲁 |
平型关位于灵丘县和繁峙县交界处的平型岭脚下,因为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平型关战役而闻名。我们专程来此参观。首先来到平型关村,村南的影壁上,有平型关三个大字。

城堡上的玄天庙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对敌后根据地的建立,起到了非常直接的支持作用。此后,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建立和扩大,八路军开始逐步取代国民党军队,成为华北战场的主力。

战地记者沙飞拍摄的《八路军攻克平型关》 1937年秋


村中的过街戏台,应该是新修复的。




现在看到的是最近重建的长城与关楼,还没完工。




整体还说,与八达岭长城有的一比。

还有一些古城墙留下遗迹。

关楼,还是新修的样子,虽然有气势,毕竟不是原来的。曾看过平型关哪剩下一丁儿的拱门,哪还是有相当的历史感。

崭新的城墙,西段修的有点远,本想走走,看太新了,也就停下了脚步。

1937年9月25日,侵华日军板垣师团在平型关长城区遭到了八路军115师的全力攻击,在此一役歼灭日军近千人,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想象,振奋了全国人心。

这边是平型关村的北门。平型关是我国明代长城的关口,北连浑源,南接河北阜平,西有雁门之险,东有紫荆之固,是古代进出晋、冀北部的重要交通孔道。


历史记载,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明朝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城堡。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就是现在的平型关村。


这边是平型关村的北门。平型关是我国明代长城的关口,北连浑源,南接河北阜平,西有雁门之险,东有紫荆之固,是古代进出晋、冀北部的重要交通孔道。


历史记载,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明朝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城堡。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就是现在的平型关村。

关城附近,山势险要,关口狭窄,道路崎岖,溪涧纵横,向为戍守重镇。这样的地势,正是打伏击的好地方。

明代的城堡,到了现在,已经相当残破了。现存关城万历九年(1581年)增修,明清两代均曾维修。关城周长550米,城体底部基石为花岗岩,墙体夯土,平夯墁砖,构造坚固。设东门、西门,东门有瓮城。

曾经高厚的堡墙,经不起天长地久的风吹雨打。

北城堡的瓮城,看这墙面,应该是部分重修了。


明代的城堡,到了现在,已经相当残破了。现存关城万历九年(1581年)增修,明清两代均曾维修。关城周长550米,城体底部基石为花岗岩,墙体夯土,平夯墁砖,构造坚固。设东门、西门,东门有瓮城。

曾经高厚的堡墙,经不起天长地久的风吹雨打。

北城堡的瓮城,看这墙面,应该是部分重修了。

呈直角的北门,好像是要坍塌的样子。
这里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现在成了村落。

明代,蒙古骑兵频繁侵边,抢掠财物,尤其嘉靖年间为烈。最严重的一次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蒙古鞑靼部俺答又率兵大举南侵,从大同深入浑源攻平型关,乘虚而入,遂陷平型关。接着由此直趋灵丘、广昌(今河北涞源),进逼紫荆关。

上了堡墙,上面一座小庙,介绍说这里是当年林师长的拴马处。


明代,蒙古骑兵频繁侵边,抢掠财物,尤其嘉靖年间为烈。最严重的一次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蒙古鞑靼部俺答又率兵大举南侵,从大同深入浑源攻平型关,乘虚而入,遂陷平型关。接着由此直趋灵丘、广昌(今河北涞源),进逼紫荆关。

上了堡墙,上面一座小庙,介绍说这里是当年林师长的拴马处。

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第一仗,也是平型关战役中战斗最惨烈,战果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一次重要战斗。八路军115师伏击战的获胜,歼敌近千,但这是一场恶仗,我方付出了伤亡近千人的惨重代价,关键是还损失了经过长征的老战士,足以说明八路军官兵是在用命征战,而且却没有抓到一个日军俘虏,这在红军战史上尚无先例,可见日军的顽抗到了何等地步。
平型关战役,让我军认识到日寇的战力,确立了以游击战为主的方针。

城堡上的玄天庙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对敌后根据地的建立,起到了非常直接的支持作用。此后,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建立和扩大,八路军开始逐步取代国民党军队,成为华北战场的主力。

战地记者沙飞拍摄的《八路军攻克平型关》 1937年秋


村中的过街戏台,应该是新修复的。


从古堡到平型关关城,还有几公里的路,因为还在修缮,我们不得不步行前往。


现在看到的是最近重建的长城与关楼,还没完工。




整体还说,与八达岭长城有的一比。

还有一些古城墙留下遗迹。

关楼,还是新修的样子,虽然有气势,毕竟不是原来的。曾看过平型关哪剩下一丁儿的拱门,哪还是有相当的历史感。

崭新的城墙,西段修的有点远,本想走走,看太新了,也就停下了脚步。

曾经的峰台,只有土堆,那是明代长城的遗存。那片东段,也是蜿蜒在山坡上,还没完工。
前一篇:秋游晋北之三三:繁峙·三圣寺
后一篇:秋游晋北之三五:浑源·栗毓美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