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极乐寺善德堂佑国寺台怀杂谈 |
分类: 京津晋蒙 |
五台山的南山寺不在镇中心,北距台怀镇约2公里,依山势而建,开车上来比较方便,周边林木茂盛。

曹魁祖墓塔塔建于元代,塔基为四角三层砖砌基台,上为四角束腰平台,其束腰部分设有四个方门,是存放舍利的地方。上置四角束腰须弥座,座下反叠涩二层,座上为叠涩二层,束腰部分的四角设有方形倚柱,四面没有什么装饰,乎整光洁。

二层,还有不少殿堂。

该寺创建于元代,当时叫“大万圣佑国寺”。清光绪年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清末,寺院主持普济和尚募得巨资,将原有的三部分合建成一体,称为南山寺,连续施工23年,终于形成今天的规模。

可惜的是,由于我们直接开车上来,把北面的大乘门,大照壁和石雕牌坊都漏了。极乐寺有四处院落,以天王殿、千佛殿、大雄宝殿和祖师堂为主要建筑。


可惜的是,由于我们直接开车上来,把北面的大乘门,大照壁和石雕牌坊都漏了。极乐寺有四处院落,以天王殿、千佛殿、大雄宝殿和祖师堂为主要建筑。

天王殿院中有印公碑一通,虽是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所立,但碑文却是元代至元五年(1339)所撰,是记载了弘教大师生平事迹的石碑。大概是光绪年间对南山寺进行修缮时,见原碑因时代久远、风雨剥蚀而有损,为抢救史料,故而立碑在此。

天王殿


天王殿

殿前飞龙石雕

曹魁祖墓塔塔建于元代,塔基为四角三层砖砌基台,上为四角束腰平台,其束腰部分设有四个方门,是存放舍利的地方。上置四角束腰须弥座,座下反叠涩二层,座上为叠涩二层,束腰部分的四角设有方形倚柱,四面没有什么装饰,乎整光洁。

二层,还有不少殿堂。

南楼下层为石砌窑洞上层为木结构,二层房间内主供毗卢遮那佛,两壁塑像三层,上层为十大明王,中层为三十二乐园,下层为二十四诸天。这些塑像手法独特,色彩鲜艳,造型奇特,融汇了藏汉蒙等民族风格,真是难得一见的雕塑艺术精品。南楼的每一间殿堂里,幽暗的光线中,多姿多彩的神塑布满殿堂的空间,感到非常震撼。


西楼上层是五间木构建筑,每间是一个殿堂。从南往北依次为:普贤殿、地藏王殿、千手观音殿、玉皇殿、送子奶奶殿。在五台山的寺庙中建玉皇殿,专供玉皇大帝的极为少见。


出大雄殿,从左侧拾阶而上,穿过善德堂,便来到最上三层的佑国寺。

中层的善德堂,好像没啥。主要是一路上各个殿堂大门紧闭,空无一人。

从不二门,进入寺庙的上层佑国寺。




出大雄殿,从左侧拾阶而上,穿过善德堂,便来到最上三层的佑国寺。

中层的善德堂,好像没啥。主要是一路上各个殿堂大门紧闭,空无一人。

从不二门,进入寺庙的上层佑国寺。


望峰台汉白玉石栏杆上刻满浮雕,有八洞神仙、琴棋书画、喜鹊登梅、龙飞走兽、仙鹤芙蓉、孔雀牡丹等,雕刻精美,逼真生动。
这里可说是石雕的海洋,几乎是无石不雕。一进院共有石刻图案316幅,以“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苏武牧羊”等最为人们熟悉;二进院共有360幅,有“孟母择邻”、“太公钓鱼”的故事等;三进院共294幅,有“三顾茅庐”、“孙悟空、猪八戒登仙山”等情景。整个佑国寺石刻图案近千幅,内容之丰,数量之多,刻工之精,堪称全山一绝。



最高处是雷音殿。




最高处是雷音殿。

前一篇:2021年夏,吃在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