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2021-06-22 07:00:08)
标签:

圆照寺

广宗寺

灵鹫峰

五台圣境

滴水殿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从显通寺出来,目标就是菩萨顶。菩萨顶历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地位极其尊贵。一路上行,走起。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石台阶通向的第一座寺院叫圆照寺。明永乐初年,印度高僧室利沙来到中国宣扬佛法,为了纪念他,明宣宗下旨在五台山修建了这座寺庙。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圆照寺名,取意于室利沙的封号,追其佛源,佛经有《圆觉经》,主要内容是讲文殊、普贤等十二大士向佛请教因地修证的法门。明永乐年间,宗喀巴的弟子降全曲尔计来五台山弘扬黄教佛法,就住在此寺。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此寺的山门与众不同,一般寺庙的山门是三门,而这里的山门是五门,称为五朝门,在五台山是独一无二的。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再没走多远,又一座寺庙叫广宗寺。该寺的天王殿就在路边。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广宗寺,俗称铜瓦殿,该寺背依灵鹫峰,面临台怀诸寺,规模虽小,但布局严谨,列为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大佛殿位居正中,殿建三间,重檐歇山顶,原顶部为铜瓦铜脊,现留铜脊和少部分铜瓦。木建大殿,上覆铜瓦,在五台山寺庙中仅此一处。可惜顶上的铜瓦毁于文革。殿堂前有明代正德二年(1507)和正德十年(1515)的2通石碑。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铜瓦殿后门。铜瓦殿原本计划在东台顶建造,后因“峰顶极高,风势雄猛”,“无益于后”,才选址于此处。殿后的明正德三年石碑,对创建广宗寺的情况作了较详细的叙述。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后面是藏经楼。广宗寺始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清代重修。寺院落成时,明武宗还送上一匾,上书“敕建广宗寺”故名。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藏经楼一层。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过了广宗寺,就是一百零八级石阶登高了,按照佛家的说法,就把人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踩在脚下了。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侧看广宗寺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上了灵鹫峰,就是菩萨顶。首先见到的是康熙御笔的“灵峰胜境”牌坊。据传这里是文殊菩萨道场,即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过华丽牌楼,又有一段石阶连接山门。此段石阶与所有寺院中见到的都不同,垂带石夹着的石阶,中间铺设斜面御路,雕有九龙吸水图案。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山门前的现代造金塔。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旗杆。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这里,是很好的登高览胜的观景点,果然是胜境。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俯瞰圆照寺,可以看到寺院中的一座白塔,塔为明宣宗(1398年-1435年)年代所建,那就是尼泊尔密宗高僧室利沙的舍利塔。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山门前还是两座清代的小白塔。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菩萨顶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喇嘛教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山门内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建筑。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都住宿于此。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东禅院当中的碑亭,耸立着两面乾隆皇帝的御碑,每面御碑高达六米。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的碑文,简述了菩萨顶的历史和乾隆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经历,书法字体流利,气势不凡。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这些建筑的屋顶,都用三彩琉璃瓦覆盖,显得五彩缤纷。虽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色泽如新。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菩萨顶现存建筑,全都是清代所重建,其形制和手法,多参照皇宫官制式,显得富丽堂皇,尤其雕刻艺术,最值得珍视。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菩萨顶中轴线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等。两旁,对称地排列着钟楼、鼓楼、禅院等。主殿居中,高大雄伟;配殿位居两侧,左右对称。全寺建筑的布局不但中心突出,而且壮观恢宏,加之红柱红墙,金色琉璃瓦,更显得金碧辉煌,富贵豪华。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殿四周有石雕的回廊环护,前面则与卷棚重檐式的献殿连为一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在这座大雄宝殿里,藏传佛教的达赖、班禅,朝拜五台山时都曾在这里讲经说法。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面阔七间的大雄宝殿内,后部供着毗卢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前面则供着藏传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像。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文殊殿重建於清朝,阔三楹,进深二间,单檐庑殿顶,殿顶覆盖琉璃黄瓦,历经寒署数百年,色泽依然如新。殿脊正中置金碧辉煌的鎏金宝瓶。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菩萨顶的文殊菩萨殿,是朝山信徒必定要参诣礼拜之处。殿内有藏族佛教徒供奉的唐卡12幅,画面用赤金和五彩石质天然颜料工笔画成,是藏画中的珍品。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大殿院前有石牌坊一座,石壁上有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四字。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殿门两侧挂着一幅耐人寻味的长联。上联为: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悠扬,晚磬清澈,香烟缭绕,胜幡翩跹。 下联为:五百里道场风风雨雨,依然日出东台,月挂西峰,花发南山,雪霁北颠。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原本文殊殿殿檐长年滴水不断,俗称“滴水殿”。1984年大殿返修后,该奇观就再未出现过。
秋游晋北之二七:五台山上·菩萨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