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2021-06-14 06:40:03)
标签:

威镇三关

唐代石灯台

魏允贞

山西自驾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这回来代县,边靖楼和文庙不在免费范围,但来了就不得不去。代县,从隋唐到明清,一直是代州治所驻地,也是山西北部的军事重镇。边靖楼又叫谯楼。因楼置鼓,又为安定边塞和极目赏景,故名,含有远眺警戒来敌的意义,是代县的标志性建筑。最高处有“雁门第一楼”匾。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边靖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明成化7年(公元1471年)火焚,后成化十二年(1476年)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年间均加修葺。1958年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边靖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边靖楼由砖砌城台、木构楼阁和登台步道三部分组成。南北檐下分别悬“声闻四达”和“威镇三关”巨匾两方。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威镇三关”为雍正十年知州杨宏志所立,三关指的就是山西外长城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这三关在古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塞外游牧民族入侵华夏的重要通道,大同盆地北方山势低缓,易入侵,这一带的屏障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这里还有一面“万里长城第一楼”,是梁思成学生、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题写的。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声闻四达”与“威镇三关”一并称为亚洲第一巨匾。边靖楼又称为“鼓楼”,楼内供设大鼓一面,遇敌来袭,鼓声为号,与钟楼钟声遥相呼应,共为兵民报警,使得消息能够传达到四面八方。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楼建于台上,高八丈,总高十二丈。三层四檐歇山顶,面宽五间,进深三间。由于它的雄伟,当地有“代州鼓楼应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的谚语。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楼前,有“晋北形胜”匾,楼的四周,建有廊坊,坊壁书录历年本州境内考取进士者的姓名。廊下存明碑2通,清维修碑3通。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楼内一层中间,有唐代石灯台一座,原存东章村观音寺。石灯台座底平面为正方形,上为立体五峰造型,居中者巧妙形成灯台的须弥座,托住灯台,俨然是五台佛光呀。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上二楼,木地板,中间有中间是杨家将祖孙四代的雕像,相对于明初反元,宋代的杨家将更是家喻户晓。明初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旗下北上的军队基本占领了山西全境,但当时残留在代州附近的元军策动了反叛,朝廷派来了大将陆仲亨进行镇压,战乱被平叛之后,陆仲亨在洪武七年在代州城中建立起了具有警戒,戍守北疆的边靖楼。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二楼墙上有两块匾,这一块是万历年间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魏允贞写的诗两首诗,其一为:代州大雪:风色边城晚太骄,雪花万片故飘飘。飞愁将士防青海,取望君王赐紫貂。纵酒欲谋乌府醉,投醪不惜大河遥。 故园此际谁温席,白发归心一夜饶。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另一篇魏允贞的《登代州楼有作》:形势并州颇是雄,高楼独上意无穷。 秋禾竞起千村雨,塞马嘶寒万木风。 白白去瞻漳水曲,瞳瞳日丽未央官。 故人不见经年面,何处登临感慨同。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有楼梯更上一层楼。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楼内的斗拱,相当粗大。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三层外廊。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顶层的木构,佩服古人的技艺。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大匾后的构造。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环视四周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边靖楼下为砖劵洞台基,基平面长方形,东西长十三丈,南北宽十丈,台高四丈。石券门洞纵贯南北。
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