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山西自驾杂谈 |
分类: 京津晋蒙 |
为了凑工作日免费上五台山,代县就先来了。那天繁峙到代县的国道堵车,真想不到货车会那么多。山西的国道,还真狠繁忙呀。代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不是历史上代国的国都,这是来的时候看资料了解到。西汉著名的汉文帝曾经是代王,历史上共六位代王。早期面积很大,地跨晋冀蒙三省区,后逐渐缩小,最后只剩太原郡,有二十县。《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恒为代王,国都在晋阳(山西太原),《汉书·文帝纪》则记载刘恒代国的国都在中都。中都一般认为有两个城市是最有可能的,榆次和平遥。
所以,来代县寻找西汉时期汉文帝的遗迹是没有的,我们的目标现存的几处国保级文物。路过的县府,也是代州
衙署旧址。


阿育王塔边上,还有毛主席路居纪念馆。1948年初,中央决定东渡黄河,移驻华北。进入山西后一路东进,在忻州市经岢岚县城、五寨县城、神池县城、雁门关、代县县城、繁峙县伯强村,冒雪翻越五台山,夜宿台怀镇塔院寺。5月下旬到西柏坡。

步行参观代县文庙的路上,路过武庙,因为篇幅关系,放在这里。代县武庙,俗称老爷庙,位于县城西南部的老爷庙街,始建年代不详,元天历二年(1329)重建,距今有近700年的历史了。武庙坐西朝东,最前面是一座牌坊,称庄穆忠武牌坊,三间四柱七楼式样,歇山顶,上覆灰瓦。

侧门进,正门内侧的倒座戏台飏圣楼,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下层檐下正中悬有'神釐溥庆'红底金字匾额。飏圣楼正面墙上也有一块匾额,上书'乐事会心'四个蓝底金字。该匾额的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为'竹雨松风琴韵',下联曰'茶烟梧月书声'。这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书画家傅山先生自题书斋的一副对联。

殿前,还有两根汉白玉的旗杆。

梁思成在其《图像中国建筑史》中,对阿育王塔记载如下:“山西代县善果寺塔也建于明代,但确实年代已无考。这座塔的须弥座呈圆形,与塔身的比例比通常大得多,造型简洁有力。上层须弥座的束腰收缩较多。它的塔肚轮廓柔和,十三层的底部又有一圈须弥座。塔形通观稳重雅致,可以说是中国现存瓶状塔中比例最好的一座。”


阿育王塔边上,还有毛主席路居纪念馆。1948年初,中央决定东渡黄河,移驻华北。进入山西后一路东进,在忻州市经岢岚县城、五寨县城、神池县城、雁门关、代县县城、繁峙县伯强村,冒雪翻越五台山,夜宿台怀镇塔院寺。5月下旬到西柏坡。

步行参观代县文庙的路上,路过武庙,因为篇幅关系,放在这里。代县武庙,俗称老爷庙,位于县城西南部的老爷庙街,始建年代不详,元天历二年(1329)重建,距今有近700年的历史了。武庙坐西朝东,最前面是一座牌坊,称庄穆忠武牌坊,三间四柱七楼式样,歇山顶,上覆灰瓦。

侧门进,正门内侧的倒座戏台飏圣楼,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下层檐下正中悬有'神釐溥庆'红底金字匾额。飏圣楼正面墙上也有一块匾额,上书'乐事会心'四个蓝底金字。该匾额的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为'竹雨松风琴韵',下联曰'茶烟梧月书声'。这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书画家傅山先生自题书斋的一副对联。

正殿,元天历二年重建,是武庙内唯一的老古董。建于一座砖砌台基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上覆灰色布瓦,每条垂脊上有六个脊兽。正殿是代县最早也是唯一的一座庑殿顶建筑,地位非常高。正殿的前面献殿。

殿前,还有两根汉白玉的旗杆。

献殿中部悬有'天日同昭'横匾,系明崇祯年间代州籍兵部尚书孙传庭所题,南北两侧尚有明代崇祯四年的'万世人极'匾,以及民国时期
的'人伦之至'匾。

据说,献殿是清代遗构。

如今的武庙建筑,其忠武牌坊、钟鼓楼和南北战功房都是新建的,因而只是县级文保单位。


据说,献殿是清代遗构。

如今的武庙建筑,其忠武牌坊、钟鼓楼和南北战功房都是新建的,因而只是县级文保单位。

正殿砖砌台基,单檐庑殿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后檐柱头科为五踩单翘单昂,前后檐平身科及两山为五踩重昂,前檐明、次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稍间置直棂窗。
后一篇:秋游晋北之二二:代县·边靖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