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走坊巷·台湾会馆

标签:
刘璈台湾两郡试馆闽浙总督阿林保沈葆桢唐景崧杂谈 |
分类: 闽都十邑 |
五一节走三坊七巷的黄巷,发现台湾会馆开门迎客了。福州台湾会馆,前身为福州台湾两郡试馆,指的是台南、台北两郡试馆。原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原贡院附近,为清末专供台湾士子来榕参加福建乡试、进京会试时栖息之所,原址已不存。

清嘉庆十二年,闽浙总督阿林保等奏折《请于台湾增添乡试中额》。据史料记载,台湾建省后不单独举行乡试,台湾生员考举人通常到福建省会福州应试。

清乾隆九年,巡视台湾刑科给事中书山等奏折《台湾会试举人到京十名以上礼部编号不必拘定中额》

闽县人龚易图咸丰年间进士试卷。龚易图,藏书家,镇压过捻军,任东昌府知府,知济南府、江苏按察使、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职,晚年在福州广筑园林。

清代兴安书院课试卷

台湾同胞反割台

后天井的水井

清代的文房用品

清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谕旨《着授沈葆桢为钦差大臣会同办理台湾海防》

台湾两郡试馆在1884年建成。但可惜的是台湾士子的“试馆福利”只享用了20年。1905年后,清廷下诏停止科考,至于会馆则历经变迁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清嘉庆十二年,闽浙总督阿林保等奏折《请于台湾增添乡试中额》。据史料记载,台湾建省后不单独举行乡试,台湾生员考举人通常到福建省会福州应试。

清乾隆九年,巡视台湾刑科给事中书山等奏折《台湾会试举人到京十名以上礼部编号不必拘定中额》

闽县人龚易图咸丰年间进士试卷。龚易图,藏书家,镇压过捻军,任东昌府知府,知济南府、江苏按察使、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职,晚年在福州广筑园林。

清代兴安书院课试卷

台湾同胞反割台

后天井的水井

清代的文房用品

清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谕旨《着授沈葆桢为钦差大臣会同办理台湾海防》

“至公之道”印墙
老建筑的活化最为重要的是古为今用。复建的会馆将院落分为历史主题展区、当代专题展区、交流活动区和配套功能区四大版块,具有展示收藏、联谊联络、合作互动、学习交流和学术研究等多种功能。

福州老房子,基本都是木构建筑。



不远处,就是高楼大厦。




福州老房子,基本都是木构建筑。



不远处,就是高楼大厦。



手机拍摄,效果不够。
前一篇:五一节走坊巷:大光里到安民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