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贵州避暑(〇七)从江·增冲鼓楼

标签:
增冲寨八角攒尖宝顶国保文物杂谈 |
分类: 云贵川藏 |
从江增冲鼓楼位于从江县城西北82公里的增冲乡增冲寨,是贵州省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侗家鼓楼,我们到这个村寨的时候,已经接近下午五点了。
来这个侗寨,交通不太方便,自驾是第一选择,道路比较窄小,山区弯道多。增冲建寨已有600多年历史,增冲河绕寨而过。

村寨在增冲河上建有三座风雨桥,均为廊屋式的全木结构建筑。

增冲传统民居以五岳式封火墙四合院、穿斗式吊脚木楼为代表。走入寨中,道路比较窄小。


我们主要要参观的增冲鼓楼,在寨子中央。这是国内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侗族鼓楼,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

增冲鼓楼楼基占地160多平方米,为木质结构塔状建筑,五层,十三檐,八角攒尖顶,形如宝塔,双葫芦顶。这是侗家特有的集会议事、排解纠纷、迎送宾客、对唱大歌和吹笙踩堂等重大活动的场所。就在鼓楼边上,有个四方形的水塘,两相辉映。

底层的南、北、西三面各辟一门,东面置一石板桌。楼的底层悬挂着一块道光十年(1830年)的匾,匾上书“万里和风”四个大字。鼓楼南门门楣上有“二龙戏珠”灰塑,国保碑就在这里。

楼的底层分立四根金柱,八根檐柱,檐柱外绕以木栏杆。增冲鼓楼从底层到二层没有固定的板梯,但楼板上仍留出搭梯的孔洞。中间有火塘,老人家正在坐着休息,还可以看电视。

楼身上置两层八角攒尖宝顶,俗称“楼冠”。楼冠下部及中部均施五层如意斗栱,叠加于三十二个坐斗之上。这两处斗栱,孔格交错,远望如蜂巢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