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五月浙江(三四)海宁·盐官·孔庙学宫·王国维故居

标签:
右庙左学敬一亭安国寺经幢海宁州《人间词话》 |
分类: 浙江安徽 |
盐官原来是海宁的县城,所以有历史的孔庙也是正常的。建成的孔庙学宫是典型的“左学右庙”制度,既有孔庙又有学宫。
历史上的盐官早在1400年前的隋朝时期就已经建立了孔庙,至北宋元丰年间盐官又建立了学宫,到南宋时期孔庙与学宫合并在一起并搬迁至新址,期间曾多次经历重修、重建。

崭新的棂星门,缺少历史厚重感。

这里保留了原址的一小块地面

顺治十二年(1655年) 重修海宁县学宫碑记

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 重修海宁学宫碑记,说明是100年后重修,这两块石碑算是原物。

右庙除了棂星门还有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无论去哪一座孔庙都可以看到这些建筑及名称。

右庙与左学之间有红墙黛瓦相连,一路上可以用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来形容,建筑规模非常之宏大。


崭新的棂星门,缺少历史厚重感。

这里保留了原址的一小块地面

顺治十二年(1655年) 重修海宁县学宫碑记

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 重修海宁学宫碑记,说明是100年后重修,这两块石碑算是原物。

右庙除了棂星门还有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无论去哪一座孔庙都可以看到这些建筑及名称。

右庙与左学之间有红墙黛瓦相连,一路上可以用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来形容,建筑规模非常之宏大。

尊经阁在古代的时候是存放儒家经典的场所,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方便学宫内的人员学习、研究。这时候内部不开放。

尊经阁前的“敬一亭”,是孔庙学宫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敬一亭内藏有一块石碑,石碑之上刻有《敬一箴》,《敬一箴》为明代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为了宣扬儒学而亲自撰写。

左学部分包括儒学门、仪门、明伦堂、敬一亭和尊经阁等,我们从里到外。孔老夫子的塑像正对着儒学门,场地上也有保留一块原址的地貌。

左学这里,还有乡贤名宦祠、土神祠等,都关着门。


尊经阁前的“敬一亭”,是孔庙学宫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敬一亭内藏有一块石碑,石碑之上刻有《敬一箴》,《敬一箴》为明代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为了宣扬儒学而亲自撰写。

左学部分包括儒学门、仪门、明伦堂、敬一亭和尊经阁等,我们从里到外。孔老夫子的塑像正对着儒学门,场地上也有保留一块原址的地貌。

左学这里,还有乡贤名宦祠、土神祠等,都关着门。

孔庙学宫往西一千米,就到了王国维故居。现在四周都不见其他房子,成了孤零零的一座。说到王国维,很多人第一印象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人间词话》,而对于他为何五十岁的时候突然自沉昆明湖,至今没有定论。

王国维1877年出生于出生于杭州府海宁州城双仁巷一个书香门第,当时的海宁州城就是现在的盐官古城。1886年,王国维9岁时全家迁居于此,现在这里成了他的纪念馆。

王国维父亲王乃誉当年建的这块新宅,命名“娱庐”,意在阖家欢娱,人丁兴旺。画轴两侧挂有一副集东坡诗句写成的对联“旧书不厌百回读;至理真能万事忘”,是海宁籍著名学者张宗祥手迹。


王国维1877年出生于出生于杭州府海宁州城双仁巷一个书香门第,当时的海宁州城就是现在的盐官古城。1886年,王国维9岁时全家迁居于此,现在这里成了他的纪念馆。

王国维父亲王乃誉当年建的这块新宅,命名“娱庐”,意在阖家欢娱,人丁兴旺。画轴两侧挂有一副集东坡诗句写成的对联“旧书不厌百回读;至理真能万事忘”,是海宁籍著名学者张宗祥手迹。

王国维16岁中秀才,才华初露。清光绪十九年(1893)、二十四年两次应乡试未中。科举路断了,先结婚,1900年春,在罗振玉的资助下,前往了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习。



1905年春天长期在外的王国维回到了家乡海宁,看到妻子莫氏容貌的变化,感叹万千的王他写下了一首《蝶恋花》: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王国维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开始,在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任教习,讲授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著有《静安文集》;光绪三十三年,始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

辛亥革命后,王国维衣冠不异昔时,脑后拖着一条辫子,头戴瓜皮小帽,身穿蓝布大褂。1913年,王国维开始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的考订,尤其对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更是成果斐然。1925年,王国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

王国维先生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师,生平著作六十二种,涉及哲学、文学、美学、史学、古文字学、音韵学、版本目录学、校勘学、教育学、心理学诸多领域。

盐官镇的西面,如同乡野,看到不少拆迁后的空地。

我们抄近路来到另一处国保安国寺经幢,可惜又是不让进门,只好外拍。这里的保安很负责,说门口有探头,必须好好看管。

安国寺经幢,原位于天王殿前的庭院之中,呈东、西、南三角鼎立,其分别建 于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四年和咸通六年(公元865年),距今都有千余年历史。

外墙边,只能看到这两个经幢,而且只能看到上半部。当地既然欢迎游客上门,就不应该关闭真正的文物。


辛亥革命后,王国维衣冠不异昔时,脑后拖着一条辫子,头戴瓜皮小帽,身穿蓝布大褂。1913年,王国维开始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的考订,尤其对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更是成果斐然。1925年,王国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

王国维先生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师,生平著作六十二种,涉及哲学、文学、美学、史学、古文字学、音韵学、版本目录学、校勘学、教育学、心理学诸多领域。

盐官镇的西面,如同乡野,看到不少拆迁后的空地。

我们抄近路来到另一处国保安国寺经幢,可惜又是不让进门,只好外拍。这里的保安很负责,说门口有探头,必须好好看管。

安国寺经幢,原位于天王殿前的庭院之中,呈东、西、南三角鼎立,其分别建 于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四年和咸通六年(公元865年),距今都有千余年历史。

外墙边,只能看到这两个经幢,而且只能看到上半部。当地既然欢迎游客上门,就不应该关闭真正的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