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五月浙江(三三)海宁·盐官·海神庙
 (2020-10-02 06:30:30)
	
			
					(2020-10-02 06:30:30)		| 标签: 李卫庆成桥御碑亭乾隆大理石杂谈 | 分类: 浙江安徽 | 
			看过电视剧《李卫当官》,那里的剧情就有李卫来海宁建海塘的事。清雍正时李卫可是个大红人,盐官海神庙更是与他有关。那是在雍正八年(公元1729)九月作为浙江总督的李卫奉敕建造海神庙。
							
		
						
		
		
		
		
		
		
							
		
				
		
				
	海神庙石坊东西两座,跨街而立,四柱三间,顶端安放三座石楼,飞檐翘角,龙形屋脊,楼柱垂空,其雕饰为云水蟠龙。两座石坊的正反两面都有题额,东座为“保釐东海”、“雨旸时若”,西座为“作镇南邦”、“仁智长宁”。


看看,这是我于1994年7月底在海神庙前。石坊当时就有,没有现在这么白。海神庙的大门,也没现在这么气派。背景更没有什么春熙门,不搭调的周边高楼现在都没了。
海神庙前有玉带河,玉带河上的安庆桥,规模虽小,然而通体使用汉白玉,精雕细琢,浑然天成。庙前一对汉白玉石狮,雕刻精美,造型生动,人称“江南独步”。

当初,李卫建这座海神庙,占地达40亩,现今只有一半的面积保存下来了,因为到了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大部分建筑被毁。到了光绪十一年(1885)这里才重建。正门进来是山门殿。


海神庙正殿建筑最为雄壮,为重檐歇山顶式宫殿建筑,正殿前的院落非常开阔,并在去往正殿的位置设置有7级台阶和平台,院落中种植有多棵树木,枝叶繁茂,郁郁葱葱。

据清雍正《浙江通志》记载,左右配殿各三楹,以历代潮神、水神从祀。


当初,李卫建这座海神庙,占地达40亩,现今只有一半的面积保存下来了,因为到了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大部分建筑被毁。到了光绪十一年(1885)这里才重建。正门进来是山门殿。


山门殿堂正中摆放有一个最初时海神庙的模型,当时的海神庙共有9个院落,沿中轴线依次为歌舞楼、庆成桥、山门殿、正殿、御碑亭、寝宫等。
海神庙正殿建筑最为雄壮,为重檐歇山顶式宫殿建筑,正殿前的院落非常开阔,并在去往正殿的位置设置有7级台阶和平台,院落中种植有多棵树木,枝叶繁茂,郁郁葱葱。

据清雍正《浙江通志》记载,左右配殿各三楹,以历代潮神、水神从祀。

看看这些名单吧,一共有十六位:越上大夫文种、汉忠烈公霍光、晋横山公周凯、唐潮王石瑰、升平将军胡暹、宋周宣灵王雄、平浪侯卷廉使曹大将军春、护国弘佑公朱彝、广陵侯陆圭、静安公张夏、转运使判官黄恕、元平浪侯晏戌仔、护国佑民永固土地彭文骥、乌守忠,明宁江伯汤绍恩、茶槽土地陈旭。
正殿正脊为双龙抢球,并书有“保厘东海”、“永庆安澜”字样。脊梁两侧有高大的鸱吻,正脊、博脊、重脊上均塑有金刚人物像和寓风调雨顺等与风水有关的典故。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钱塘江口呈喇叭形,海潮涌来时,受地形收束影响,潮头陡立,尤以北岸海盐、海宁一段为险,形成了蔚为天下奇景的钱塘汇大潮。因潮灾猖獗,塘岸屡遭冲毁,良田、民宅毁坏无数,为御潮患,海塘应运而生。海宁盐官海塘即是其中杰出者。

据地方志载,自宋代起,盐官海塘的重大修筑均由中央委官统辖,督办塘工,其中仅雍正一朝13年间,共修筑海塘18次,计各类塘工54080丈,用银34万余两,并启后世浙西海塘的岁修制度。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钱塘江口呈喇叭形,海潮涌来时,受地形收束影响,潮头陡立,尤以北岸海盐、海宁一段为险,形成了蔚为天下奇景的钱塘汇大潮。因潮灾猖獗,塘岸屡遭冲毁,良田、民宅毁坏无数,为御潮患,海塘应运而生。海宁盐官海塘即是其中杰出者。

据地方志载,自宋代起,盐官海塘的重大修筑均由中央委官统辖,督办塘工,其中仅雍正一朝13年间,共修筑海塘18次,计各类塘工54080丈,用银34万余两,并启后世浙西海塘的岁修制度。

在正殿的门匾之上悬挂有“澄澜保障”四个金色大字,“澄澜保障”为乾隆二十七年御赐的牌匾,乾隆曾六下江南四次来到海宁,而每一次都会来到海神庙,御赐这块牌匾也是希望可以将浑浊的钱塘江水治理清澈。


柱础也是大理石的。



柱础也是大理石的。

从走廊处就足以感受到正殿的雄壮,整个走廊上的廊柱为汉白玉雕琢而成,像这样使用汉白玉建造的殿宇是非常少见的。


正殿主祀浙海之神,传为宋元明时江南诸地祭祀的海神忠正王李禄,帝王打扮。

左右陪祀的分别是:吴越王钱镠,修筑钱塘江海堤并曾箭射海潮,被清帝封为“武肃王”

伍子胥,民间传说他是钱塘潮的潮神,被清帝封为“吴英卫公”。

正殿内精美的天花板。



正殿主祀浙海之神,传为宋元明时江南诸地祭祀的海神忠正王李禄,帝王打扮。

左右陪祀的分别是:吴越王钱镠,修筑钱塘江海堤并曾箭射海潮,被清帝封为“武肃王”

伍子胥,民间传说他是钱塘潮的潮神,被清帝封为“吴英卫公”。

正殿内精美的天花板。

古代十分注重精神的力量,认为人与自然的沟通需要借助于神灵:人类与钱塘江的沟通就需要借助于“浙海之神”的力量,这位海神可以决定沿海所有人和物的命运。

正殿的殿后。

御碑亭位于正殿后,八角重檐攒尖顶,黄色琉璃闪光。

御碑碑额浮雕飞龙朱雀,双龙抢球。碑身及碑座周刻飞龙、如意、万字及海水图案,精美绝伦。碑身阳面为雍正 《海神庙碑记》,阴面为乾隆帝的《阅海塘记》。正在维修,碑身四周都是架子。



正殿的殿后。

御碑亭位于正殿后,八角重檐攒尖顶,黄色琉璃闪光。

御碑碑额浮雕飞龙朱雀,双龙抢球。碑身及碑座周刻飞龙、如意、万字及海水图案,精美绝伦。碑身阳面为雍正 《海神庙碑记》,阴面为乾隆帝的《阅海塘记》。正在维修,碑身四周都是架子。


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到了浙江海宁。乾隆到海宁主要是巡视海塘的修建,足见对海塘修建的重视程度。《阅海塘记》中写道“数郡民生休戚之关,孰有大于次者”。可见,在乾隆皇帝心中,修筑盐官海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大事。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