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五月浙江(二三)绍兴·东湖景区
标签:
陶浚宣乌篷船箬篑山霞川桥香积亭杂谈 |
分类: 浙江安徽 |
离开吼山,来到东湖风景区,还是在雨中。这里已经在绍兴城边了,从停车场看,游人不少,也比吼山热闹多了。进门一个湖面,而真正的园林,还要走一段。

一个大箬篑挂在墙上,院门上有“箬篑园”三字,但没开门。游人开始在此留影。箬是一种叶大而宽的竹子,可编竹笠,亦可包棕子。箬篑山便是竹山的意思。

登上古运河的桥头,河边就是箬篑山。汉代以后,箬篑山成了绍兴的一处石料场,现在这里成为公园,形成的原因也就和吼山一样了。


又一艘乌篷船启动了。

人们所以对东湖深刻印象,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人工崖壁对人视觉的冲击,因此,游览东湖最要紧的是对崖壁的欣赏。

观看东湖崖壁,远看、中瞧、近观各有不同。

石堤外紧临浙东运河,点缀各式造型的漏窗泻景,石板小道边高柳遮荫,桃枝斜生,挺向湖面,流条垂芽,自然是一幅风景画。


秦桥,左右三孔梁桥,中间一马蹄拱门,渡桥有茶室。

走过来观景。

前方有湖心小岛。

过了秦桥,原来是半城书店。雨天翻书,应该意境不同。

书店一侧是香积亭,亭内四人在打牌,真会找地方。其后是桂岭,东湖一景,假山洞上题有“槐树”二字,到了秋天,这里金桂飘香,现在还不是时候。

索性就顺着水中的小路前行。这里可以近看凹凸不平的崖壁。


秦桥。

雨中漫步,满满水世界。

崖壁下,还有乌篷船躲在里面,等待大批游客。

这一带,崖下有仙桃洞,喇叭洞等,船游可以更好地观景。我们是漫步白玉长堤,观赏千姿百态的石景。







再往里,就是东湖景区的尽头了。


一个大箬篑挂在墙上,院门上有“箬篑园”三字,但没开门。游人开始在此留影。箬是一种叶大而宽的竹子,可编竹笠,亦可包棕子。箬篑山便是竹山的意思。

登上古运河的桥头,河边就是箬篑山。汉代以后,箬篑山成了绍兴的一处石料场,现在这里成为公园,形成的原因也就和吼山一样了。

位于绍兴的这段古运河是杭甬运河(也叫浙东运河)中的一段,算是京杭运河的延伸段,杭甬运河全长239公里,始建于春秋时期。

运河边的门,上有“陶园”二字。

东湖所在地,原为一座青石山,经过千百年的凿穿斧削,又是采用特殊的取石方法,搬走了半座青山,并形成了高达50多米的悬崖峭壁。清末,绍兴著名乡贤陶浚宣眼光独到,利用采石场筑起围墙,对水面稍加拓宽,遂成山水相映的东湖。

又见乌篷船。

进来了,这才是东湖,它以崖壁、岩洞、石桥、湖面巧妙结合,成为著名园林,是浙江省的三大名湖之一。崖下的三角小亭,寒碧亭。


原以为山下有路,结果一个是游船的,一个是上山的,大伙还是要湖边走走。


运河边的门,上有“陶园”二字。

东湖所在地,原为一座青石山,经过千百年的凿穿斧削,又是采用特殊的取石方法,搬走了半座青山,并形成了高达50多米的悬崖峭壁。清末,绍兴著名乡贤陶浚宣眼光独到,利用采石场筑起围墙,对水面稍加拓宽,遂成山水相映的东湖。

又见乌篷船。

进来了,这才是东湖,它以崖壁、岩洞、石桥、湖面巧妙结合,成为著名园林,是浙江省的三大名湖之一。崖下的三角小亭,寒碧亭。


原以为山下有路,结果一个是游船的,一个是上山的,大伙还是要湖边走走。

不几步前面便是陶社。这是陶浚宣为纪念同乡辛亥革命志士陶成章所建。因抗战遭到毁坏,于1981年择地重建。大门廊柱上挂有沈定庵书孙文所撰挽联“半生奔走,有志竟成,开中华民主邦基,君子六千齐下拜:万古馨香,于今为烈,是吴越英雄人物,湖山八百并争光”,堂上“气壮山河”四字为孙文亲题。陶成章,生于1878年,于1912年在上海广慈医院遇害,年仅35岁。他与秋瑾、徐锡麟并称为“辛亥三杰”。陶成章是园主陶浚宣的堂侄。

又一艘乌篷船启动了。

人们所以对东湖深刻印象,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人工崖壁对人视觉的冲击,因此,游览东湖最要紧的是对崖壁的欣赏。

观看东湖崖壁,远看、中瞧、近观各有不同。

石堤外紧临浙东运河,点缀各式造型的漏窗泻景,石板小道边高柳遮荫,桃枝斜生,挺向湖面,流条垂芽,自然是一幅风景画。

靠着山体,就是一个山水大盆景。

秦桥,左右三孔梁桥,中间一马蹄拱门,渡桥有茶室。

走过来观景。

前方有湖心小岛。

过了秦桥,原来是半城书店。雨天翻书,应该意境不同。

书店一侧是香积亭,亭内四人在打牌,真会找地方。其后是桂岭,东湖一景,假山洞上题有“槐树”二字,到了秋天,这里金桂飘香,现在还不是时候。

索性就顺着水中的小路前行。这里可以近看凹凸不平的崖壁。


秦桥。

雨中漫步,满满水世界。

崖壁下,还有乌篷船躲在里面,等待大批游客。

这一带,崖下有仙桃洞,喇叭洞等,船游可以更好地观景。我们是漫步白玉长堤,观赏千姿百态的石景。







再往里,就是东湖景区的尽头了。

霞川桥采用板墩板桥式样,轻灵简洁。“三桥洞,两桥墩”将湖水巧妙地分成三行,使小桥在晚霞映照之下隐约在平静的湖面上映出“川”字,“霞川桥”因此而得名。桥的两侧有楹联一副“剪取鉴湖一曲水,缩成瀛海三山图”,高度赞美了东湖的山水风光。
面前的假山“此峰自蓬岛飞来”,这是开园者陶浚宣的笔墨。东湖的园主陶浚宣,绍兴陶堰人。清末著名书法家。清光绪二年(1876)举人。他做过知府,加过三品衔,赏过戴花翎,又是一位大书法家,他以写北魏碑体书法而享名于世,尤擅魏碑,笔力雄劲,气象阔大,为人所推崇。

他以其特有的眼光,相中箬山半壁残山剩水,筹集银洋8000元,经过三年时间,陶浚宣于1899年将一个废石宕建成园林艺术精品。东湖是陶浚宣依照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营建的园林,同时蕴含着陶濬宣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对生活的态度。

社戏台,绍兴特色的水上戏台。

回程过门楼。题额书“槐荫别墅”,对联书“此是山阴道上,如来西子湖头”。看来是拿东湖和西湖相媲美了。主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他以其特有的眼光,相中箬山半壁残山剩水,筹集银洋8000元,经过三年时间,陶浚宣于1899年将一个废石宕建成园林艺术精品。东湖是陶浚宣依照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营建的园林,同时蕴含着陶濬宣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对生活的态度。

社戏台,绍兴特色的水上戏台。

回程过门楼。题额书“槐荫别墅”,对联书“此是山阴道上,如来西子湖头”。看来是拿东湖和西湖相媲美了。主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