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2020-05-15 07:21:20)
标签:

户家园

槐抱柳

龙鹤福

双龙碾

永春楼

分类: 京津晋蒙
我们从古堡的东南角进入地道,出口就到了古堡的西面。再进入就是民居了。这家大门有“安贞吉”的字样,语出《周易•坤》;“东北得朋。安贞吉。”“安”为安居,“贞”为正,“吉”为吉利。“安贞吉”意为安居于正则吉利。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一个四方小院,大约是近来又修缮了一下,灯笼对联显得喜庆。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饭厅八仙桌,中间一火锅,围着八大碗,有节日气氛。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砖砌的窑洞,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这里居然还有门接到地道内,安全设施完备。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张璧古堡内,中轴线红顺街是主街,西面有四条小巷,这是最南边的西场巷。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这一带,空地不少,也有几栋修好的建筑,大多大门紧锁。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更多的只有外表,里面看那么多的建材,要恢复往日的荣光,必须假以时日。大门上的题字基本是模糊不清。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再走几步,说是《爸爸去哪儿》的场景地,俺对这个不感冒,提不起精神。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门口的神龛倒是别致,小而全,应该是土地爷的。一看贴纸,果然。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又一处内堡门,有双龙碾,又是有故事。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内堡门上有“凝秀”二字。看来除了外围有防备,内部还层层设防。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这下回到南堡门了,外面是关帝庙,刚才进入景区的点。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这就是主街了,西侧开辟有星象文化展厅,看到突然来了一批游客,赶紧路过。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永春楼,里面为贾家巷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永春楼的背面,有“辉”二字。联辉最早源于二十八宿“奎壁联辉”,又暗合星象了。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贾家巷有一家气势不凡的大院,这就是曾经的首富——张礼维家,也称张嘉会堂。张礼维乾隆年间,官至布政司,作为村中的首富,也曾带领众村人兴建了关帝庙。张壁古堡内保留下来的古代建筑颇多,保存完好的民居主要集中在户家园和这里,这些富户的后代大多已迁出古堡,他们的祖屋也被封闭,游客也无缘参观了。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大门对面有照壁,照壁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乍一看还以为是个“活”字。然而细究下来,这个“福”字还是大有讲究。左边的三点水写成了龙形,而右边的一横则写成了鹤形,大“望子成龙、鹤落长寿之家”之意。这个景点就叫作“龙鹤福”。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再回到主街,红黄灯笼高高挂。古堡的与众不同,还在于这里的所有路口都是丁字,没有十字。其主次街道分明,主街与东边三巷、西面四巷构成了“丁”字型的结构。东三巷民居多为农家小院,西四巷建筑错落有致,街巷格局严整,过去多为富户居住。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路边,一棵高大的槐抱柳,相传植于宋代,据说古人栽树的位置都是根据星宿的位置而定。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这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古树,珍贵呀。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塑造一位在吃串的古代将士,仿佛时光倒流。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照壁后,是兴隆寺,里面正在重修,也就不进去了。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槐抱柳西侧为王家巷,空地大约是近年改造后拆成的,有个鼓阵。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南面台上,重现星宿的“中央戊己土”。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小东巷一号,齐云社,现在作为非遗“皮影木偶”展示。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堡内北面,有口水潭,是风水学上的穴眼,对应着天上的星宿,其与堡墙、红顺街又组成了一幅太极图式;而现实中这两个涝池主要是储水之用,雨时排涝,旱时储水,火时消防,战时则可保障全堡的饮水,古堡先人的防患意识又在此处可见一斑。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张璧古堡最南面是关帝庙,这最北面是真武殿,不大的一处古堡,里面寺庙还多。这是真武殿前的古建筑,不知其作用,只能猜一下也许是山门。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张壁古堡还保留着传统里坊格局,一路下来,依地形走势,在主街与几条小巷的丁字巷口都有坊门,好像福州的三坊七巷。关闭坊门后,各个里坊就成为相对封闭的堡中之堡,里坊之间既可各自为战,又可相互呼应,是一套完好的内部防御体系。这最后一条西面的巷子是户家园。
秋之晋豫(八五):介休·张壁古堡(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