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2020-06-28 07:13:25)
标签:

御书楼

陈廷敬

中道庄

“冢宰总宪”

点翰堂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我们紧赶慢赶到了阳城的皇城相府景区,已经是接近傍晚四点了,好在这里的开门时间不像苏州,开到6点才关门,我们还有两个小时时间可以参观。御书楼前当地的某部门正在搞仪式,各种队形拍照。“御书楼”, 因楼内珍藏有康熙皇帝御笔而得名。它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是陈廷敬的三儿子陈壮履纪念去世的父亲而修建的。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皇城相府是一处官僚巨宅,巨宅中走出来的最为出类拔萃的人物当数清代康熙年间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陈廷敬,在电视剧中曾见过他的形象。作为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一生升迁28次,参与政要军机40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从皇城上拍的御书楼。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午亭山村”的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是康熙皇帝晚年为陈廷敬所题。“午亭”是陈廷敬的晚号,用他的晚号为其故居命名,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的最高褒奖。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清代没有宰相,这里称为相府,是民间说法。清大学士官阶:三殿三阁(保和殿、武英殿、文华殿;体仁阁、文渊阁、 东阁)为正一品,文臣最高级别,名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陈廷敬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算是宰相之一。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这道城门叫中道庄,是皇城相府的外城,同时也是相府的正门,一门三匾:竖匾、中匾和下匾。竖匾是“相府”二字,应该是为了旅游近年挂的。中匾是“天恩世德”四个大字,是陈廷敬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之后于清康熙乙未年(1715年)直接嵌入庄门之上。下匾“中道庄”是这里本来的名称,上有“崇祯壬午”“斗筑居主人建”的字样。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由日期看,内城“斗筑居”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陈廷敬建外城,把这个匾移到外面了。里面两座石牌坊,游客们都在注目观看。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这一座“冢宰总宪”大石牌坊,建于1699年,是四柱三门石质仿木结构,枋额雕龙镌凤,基座瑞兽环拥,牌坊通体以砂石雕造。从下至上分别镌刻着陈廷敬及其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官职和功名,其中最为显赫的就是最下方一格陈廷敬所任官职的具体名称“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而以上三格分别是陈廷敬父亲、祖父、曾祖父被多次封赠的官职,只是一种荣誉称号,目的只是为了光宗耀祖。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牌楼的护柱石,由香炉座、抱鼓石和狮子滚绣球三部分组成。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两边的偏门上分别刻有“一门衍泽”和“五世承恩”八个大字,指的是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帝的恩泽,并且感谢皇帝的恩赐。陈师俭是陈氏家族的第九位进士、第六位翰林,也就是说是陈氏家族的最后一位进士,因为当时西南地区正在改土归流。所以陈师俭就被派去做广西泗城府的同知。陈师俭做了泗城府同知后,第二年就病故了,终年30岁。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前面的小牌坊,两柱一门,它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也就是陈廷敬乡试中举之年。其正面刻有“陕西汉中府西乡县尉陈秀”至“儒林郎浙江道监察御史陈昌言”等6人的名字和官职;背面刻有“嘉靖甲辰科进士陈天佑”至“顺治丁酉科举人陈敬”等6人的科举功名。其中,陈天佑是陈氏家族中的第一个进士,他的爷爷陈秀则是陈家历史上第一个外出做官的。而陈昌言则是在陈廷敬之前家族中最大的官,先为明朝御史,后入清廷,担任提督江南学政,如此看,不说是不是汉奸,至少是个投降派。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顺治丁酉科举人陈敬”,指的是陈廷敬,陈敬是他之前的名字,之所以改名字,还有一段真实的故事:顺治十五年(1658年),陈廷敬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在殿试列榜时,还有一个顺天府通州的陈敬也榜上有名,顺治皇帝下令给泽州的陈敬加“廷”字以便于区分,就这样便称名陈廷敬了。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相府的主体建筑大学士第。宰相府和大石牌坊是同年修建。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门内照壁,正中雕刻的是“麒麟吐玉”,两边的民间八宝和四艺吉祥图案,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大门和二门的位置不在同一中轴线上,这是按照前堂后寝、东书院、西花园的格局修建,必须有所收敛。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仪门的两侧还设有八字砖雕影壁,分别为鹿、鹤、桐、松、花、鸟图形,寓意六合同春、禄在眼前、福寿双全、松鹤延年。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二门也就是仪门前的柱础,也很有讲就。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入仪门,原是迎客大厅,康熙曾经两次在这儿做客。自从康熙皇帝御赐“点翰堂”匾额后,改名为“点翰堂”。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通往西花园的砖雕门,异常精美。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点翰堂两边的御匾,这两块“博文约礼”与“龙飞凤舞”御匾,均是康熙御赐。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相府的内府。相府东房是陈廷敬的起居室,陈廷敬在长达53年的京官生涯中,只回家3次,均在此居住。西房是陈廷敬的书房,桌上放有文房四宝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后院二层楼围城居住院落。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里面走道弯弯折折,砖雕门一座接一座。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绕到西花园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有假山叠石,可以上到城门墙。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上城墙观景。依山而建的大格局呀。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俯视小姐院。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墙根下,有管家院。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大牌坊的牌坊顶部。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德礼门楼,这可是防御工事的一部分。

秋之晋豫(一一〇):阳城·皇城相府·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