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2020-04-01 06:25:14)
标签:

广修宝塔

《赵城金藏》

西方三圣

唐柏

倒坐观音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先塔后庙,广胜寺上寺特色。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塔院东南角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广胜寺的水缸,铁锈多多。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塔院西南角,有一广修宝塔。塔身上出带椽挑檐,再上又为一大一小两级鼓形宝瓶。出六角塔檐,檐上为砖制宝葫芦式塔刹,全称传临济正宗报恩三十四世上广下修和尚宝塔。塔身成六角形,正面刻有塔铭。塔为覆钵式喇嘛砖塔。广修宝塔建设于清代,静穆耸立在塔院的苍松下。塔座为六角须弥座,上为鼓状宝瓶,再上出三道筑法不同的腰线。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来到广修宝塔的正面,塔身上出带椽挑檐,再上又为一大一小两级鼓形宝瓶。出六角塔檐,檐上为砖制宝葫芦式塔刹。塔前,立有石碑一通,字迹很模糊。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山下,洪洞大地。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向后为弥陀殿,上寺的前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前后檐明间开门,四壁无窗,虽经明代重修但仍保持着元代结构的特点。金皇统间平水版大藏经(就是著名的赵城金藏,据考证是金代平水崔法珍断臂募捐而来)原存于此,抗战时期因躲避日军的抢夺,被八路军安全转移,最后转到北京图书馆。 其中的曲折过程,在央视的纪录片中领略过了。《赵城金藏》被称为广胜寺三绝之首。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赵城金藏》每卷卷首又加刻广胜寺刊刻的《释迦说法图》,被叫做《赵城金藏》,也简称为“赵城藏”。这部规模浩瀚的佛教典籍以7000余卷的篇幅汇集了佛经、史料,字体刚劲,雕刻工整,纸质优良,印刷清晰,在当今世界上已成孤本,极为珍贵。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1933年由高僧范成发现,1934年由居士蒋唯心到广胜寺居住40多天考证,公布后轰动学术界。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殿内奉弥陀佛和观音大势至菩萨,称“西方三圣”,工艺甚佳。主佛前,安放着明代信士捐赠的释迦牟尼佛像,和力空法师像。力空法师(1892-1972),山西赵城县(现洪洞县赵城镇)人,初为民国官员,至定襄县长。后皈依佛教,任晋陕多座名寺住持。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内施六根大斜梁,在结构上有独到之处。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佛坛上阿弥陀佛是铜铸的,东西两侧是泥塑的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这两尊泥塑可以说是广胜寺的泥墪精华,她们面庞丰满,衣带飘洒,比例适度,姿态优美,是元代泥塑中的佳作。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两菩萨基本一样,头戴花冠,面相方圆,颈挂璎珞,身披锦帛,胸臂袒露,腰系玉带。一手下握飘带,一手托于胸前。形象逼真、姿态俊俏,衣带飘逸。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脚底是麒麟。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弥陀殿原四壁墙上满绘壁画,而今只存东壁有,内容为三世佛及诸菩萨。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转到“西方三圣”后壁,背靠背的是弥勒佛。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弥勒佛身后的明代壁画保存完整,为十菩萨拜三世佛。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弥勒佛身旁的两侍者,还带着帽子,大约是广胜寺这里比较冷?和弥勒佛一样咧着嘴巴笑着,年纪感觉不小了。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正面来一张。两边各两位,很像双胞胎。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再往后,是大雄宝殿,需要说的是,殿前两棵唐柏,为广胜寺一奇:左右纹理,对称外扭,如两尊护法天王。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回看弥陀殿,这样实际上宝塔就在中轴线上。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中殿,又叫大雄宝殿,它是佛教寺院的中心所在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殿内中间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两侧是文殊和普贤菩萨,这几尊佛像是木雕的,佛像体态丰满,形象逼真,再请看这佛龛木雕的花卉等图案都是非常精美的,这些都是明代的木雕精品,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释迦牟尼佛左侧,坐在大象上的,是普贤菩萨。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抬头看这块“光辉万古”的牌匾,上有“癸已(1713年)菊月”,“皇四子和硕雍亲王敬书”,这是雍正皇帝于康熙五十二年尚为亲王时,到临汾地震赈灾所题,是该寺的镇山之宝。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释迦牟尼佛右侧,坐狮子的是文殊菩萨。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两侧是铁铸的十八罗汉,他们神态各异,各有千秋,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瞧这罗汉,多清秀。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释迦佛的背后坐着观音菩萨,因为背对而坐也称为倒坐观音,两侧是其左右胁侍善财童子和龙女称为童子拜观音。据说这是男相观音,为宋前遗物。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观音两侧墙上塑小型善财和童女,侧立龙子与韦驮。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再往后到了后院,正北毗卢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特别是正脊琉璃雕塑,精美繁复而紧凑。为元代遗构,明弘治十(1497年)重修。

秋之晋豫(六〇):洪洞·广胜寺·弥陀殿·大雄宝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