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晋豫(五五):临汾·姑射山仙洞沟·上

标签:
南仙洞观音阁明正德碧岩寺吕梁山脉杂谈 |
分类: 京津晋蒙 |
九月十三日,恰逢中秋节,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出游。上午先到姑射山仙沟洞,这里距离我们在临汾市入住的酒店有22公里,到的时候,最年轻体健的兰心身体感觉不爽,让我们自己先游。车停在景区的服务区,来的时候这里没见到其他游客。
姑射山,属于吕梁山脉,以沟壑纵横,地貌奇待堪称晋西南第一大峡谷。南北两处仙洞相呼应,两洞中间横卧一条深达50米的壕沟,也即峡谷,沟南称为南仙洞,沟北称为北仙洞,两洞间深沟隔断,无法逾越。对面的北仙洞,亦名佛兴寺,由50多间庙宇和30多眼窑洞组成。

来的路上快到的时候在修路,原来沟底正在修建一个水电站。

走到崖边也没看到工程的全貌。



来的路上快到的时候在修路,原来沟底正在修建一个水电站。

走到崖边也没看到工程的全貌。

南仙洞是我们要参观的景区,这里是重点。这里,历史上曾是道教兴教之所。宋、金时的道士皇甫靖,元代道士任志真、王德仁在此修炼。山门阁前,有2003年立的“南仙洞修建记事”,

山门上为玄帝楼,下为拱形过道。石头基座,上面砌砖,大门的空间不小,如同城门。

中间还有瓮城的形式。空地种植竹子,一片阴凉。

出了门洞,豁然开朗。联排的窑洞房子,挂着红灯笼。

第二个门洞上做戏台,设计合理。只是方位不是正对着神仙或菩萨。


嵌在山崖上的观音阁,是需要参观的第一个景点。

前头,是碧岩寺的大雄宝殿。

登高,可以看到沟底。传说,沟那边的南天门与唐高祖李渊有关。说当年李渊与隋军大战,曾避险于此。

还说仙洞沟的第一个道观,就因为李渊而建。

一路登上有三四层高,还得穿过一个黑洞,需要手扶脚蹬。

喘气上到顶层,出现一阁院,正中建献亭,亭后石洞为观音殿阁,它始建于明代,现存塑像有120余尊,表现观音菩萨度南海的故事。顶部是坛城。

中间还有瓮城的形式。空地种植竹子,一片阴凉。

出了门洞,豁然开朗。联排的窑洞房子,挂着红灯笼。

第二个门洞上做戏台,设计合理。只是方位不是正对着神仙或菩萨。

姑射山,自古闻名,吕不韦所著《吕氏春秋》曾有记载,
说尧为广招天下贤士,来到藐姑射山拜见了四大贤人。传说中尧的夫人鹿仙女在这里与尧相逢并成为夫妻。因为,对姑射山的读音,我们一路都在开玩笑,就应该是姑爷山。

嵌在山崖上的观音阁,是需要参观的第一个景点。

前头,是碧岩寺的大雄宝殿。

登高,可以看到沟底。传说,沟那边的南天门与唐高祖李渊有关。说当年李渊与隋军大战,曾避险于此。

还说仙洞沟的第一个道观,就因为李渊而建。

一路登上有三四层高,还得穿过一个黑洞,需要手扶脚蹬。

喘气上到顶层,出现一阁院,正中建献亭,亭后石洞为观音殿阁,它始建于明代,现存塑像有120余尊,表现观音菩萨度南海的故事。顶部是坛城。

下了观音阁,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