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晋豫(五三):临汾·华门

标签:
华门钟声尧天舜日门祖门神旅游杂谈 |
分类: 京津晋蒙 |
来到临汾尧庙,自然就顺路参观华门,这是现代临汾标志性建筑,建于2002年,反正旅游卡有它。个人体会,从登高观光来说有点值得,从历史文化来说,像是一锅杂烩。单独要买票的话,你就要掂量掂量。
华门号称是一座华夏文明纪念碑,正面三门矗立,象征着尧舜禹三位文明始祖,直观地体现了文明之门和根祖之门的文化主题。

进门广场,两旁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形象代表。




台阶前,"迎客兽",正昂首挺胸,背托美酒,欢迎大家。台阶两侧车轮造型的栏杆仿佛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如车轮滚滚,前辙后继,一往无前。

中间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21个彩球,代表着尧舜之后夏、商、周、秦、汉等二十一个历史朝代,生动地展现着中华五千年文明从尧舜开始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

其后长达25米的瀑布墙,代表着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之水高悬而下,华夏文明由此渊源。


进门广场,两旁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形象代表。




台阶前,"迎客兽",正昂首挺胸,背托美酒,欢迎大家。台阶两侧车轮造型的栏杆仿佛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如车轮滚滚,前辙后继,一往无前。

中间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21个彩球,代表着尧舜之后夏、商、周、秦、汉等二十一个历史朝代,生动地展现着中华五千年文明从尧舜开始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

其后长达25米的瀑布墙,代表着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之水高悬而下,华夏文明由此渊源。

主门高达18米,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门。大红色的门扇以中国传统的九九规制分别镶嵌81颗铜钉,庄严挺拔,富贵吉祥,给人以浓浓的中国情结。两扇巨门呈半开状态,4700多年前尧建都临汾,形成了最早的国家格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由此开始,东方文明古国的历史地位由此奠定。

华门内,大厅由八根顶天立地的龙柱支撑,高大挺拔,气势雄壮。龙柱高达14米,为青铜铸造,八龙对称排列,龙首相望,在彩云石柱和顶部天体的衬映下飘逸腾升。。。




华门内,大厅由八根顶天立地的龙柱支撑,高大挺拔,气势雄壮。龙柱高达14米,为青铜铸造,八龙对称排列,龙首相望,在彩云石柱和顶部天体的衬映下飘逸腾升。。。



“连环九鼎”为青铜铸造,高2.9米,宽2.4米,由主鼎和副鼎组成,八尊副鼎相互环连,围绕主鼎衔接,形成一鼎撑九鼎,九鼎融一鼎,上有八卦图案,说是艺术创新。

圆弧形,可以看到二楼。



坐电梯上顶层。顶部的阁楼叫“门祖阁”,陈列着中国的“门祖”和“门神”文化。阁楼南北大门各有一副门文化对联,北侧为“开开闭闭一瞬间,进进出出五千年”。南侧为“进出有道勿忘思门祖,起居无忧安身何不惜门神”。


圆弧形,可以看到二楼。



坐电梯上顶层。顶部的阁楼叫“门祖阁”,陈列着中国的“门祖”和“门神”文化。阁楼南北大门各有一副门文化对联,北侧为“开开闭闭一瞬间,进进出出五千年”。南侧为“进出有道勿忘思门祖,起居无忧安身何不惜门神”。

阁楼内位于东侧的铜像有巢氏,相传他在一万多年前发明了构木筑巢,使人类结束了穴居和树居,开创了人类居住建筑的历史,西安半坡遗址所显示的正是这个时期“有巢”的遗迹。“居而生屋,屋必有门”,因而“有巢氏”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人居始祖,自然也就是“门祖”了。

这是华门西面景观。

观光台的四角,还有神兽石雕。


下行,中央又是一个造型特别的园鼎,据说上面悬着的是“八卦愿珠”。

再下一层,可能展示的是大地母亲的形象,



再下一层,是乾坤厅,中间有7.5米的水晶球。这里陈列着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著名文献、重大发明和重要人物。总的来说,华门展示的是最基础的中华文化。


这是华门西面景观。

观光台的四角,还有神兽石雕。

华门钟声:这是华门的最高处,置放于平台中央的是一尊举世无双的“多音方钟”,悬挂于高达2米的青铜扁足鼎底部,更显古朴庄重。钟高1米,宽0.6米,青铜铸造,体态方型,四面击之,声音各异,在钟体不同的部位会有不同的声音

下行,中央又是一个造型特别的园鼎,据说上面悬着的是“八卦愿珠”。

再下一层,可能展示的是大地母亲的形象,



再下一层,是乾坤厅,中间有7.5米的水晶球。这里陈列着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著名文献、重大发明和重要人物。总的来说,华门展示的是最基础的中华文化。

前一篇:秋之晋豫(五二):临汾·尧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