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2020-02-16 06:52:48)
标签:

王之涣

蒲州

旗亭画壁

《登鹳雀楼》

黄河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山西永济的鹳雀楼早就耳熟能详,著名的王之涣《登鹳雀楼》那是比楼本身更加深入人心。所以,虽说现在的楼本身不是古迹,来到永济不登楼,应该说不过去。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华山脚下的一晚,让我们体力重新满血。一路的高速,很快就过黄河又一次进入山西,这回算是本次出行的第三次了,抗战的电影有《三进山城》,我们几天就三进山西,也是一个趣事。很快就抵达了鹳雀楼的门口,而且不仅仅是一座楼,名称还是一座园。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进了门,就可以看到前方的一座高楼。景区有交通车接驳,我们步行前往。现在的楼是1997年底开建,2002年9月开业,和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一样,仅供怀古的钢筋水泥建筑。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毁于兵,仅存故址。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鹳雀楼景区距离永济市西南20公里处,景区内以鹳雀楼为中心,四周以古典园林式分布,造园者不想让游客一下就到楼前。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一步步靠近它,感观会有不同。新建鹳雀楼系仿唐形制,四檐三层,总高73.9米,说是为了充分体现了唐代风韵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城西河州渚上,周宇文护造。唐李翰有序:"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遐标碧空,倒影横流,二百余载,独立乎中州,以其佳气在下,代为胜慨。唐世诸公多有题咏。"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鹳雀楼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内分六层,介绍说总重量58000吨,在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按方志附图看,古代的鹳雀楼,建筑形制具有我国北方高层木构楼阁的风韵。它东靠蒲州古城,面向滚滚黄河,外观雄伟高大,气势磅礴。而今是大大超过。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据方志附图和诗句描绘,此楼高约30米左右,从"傍窥秦寨、俯视舜城"描写中分析,当时建楼目的为军事需要,而楼成之后,竟成河中第一胜景,却也是宇文护所料未及的事情吧。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现在建筑的基座就已经高高在上了。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一层主题千古绝唱和大唐蒲州盛景。塑画宇文护《筑楼戍边》。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介绍说鹳雀楼的油漆彩画是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外表经过磨平处理后,进行了油漆彩绘,立刻使该楼变得古典风雅起来,达到了“修旧如旧”的艺术效果。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王之涣旗亭画壁诗名扬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一层层往上走,二层有悠远流长展(华夏根祖文化),三层亘古文明展。。。,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北面,是我们进来的方向。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西面,可以看到黄河一线,对岸就是陕西。因而,颧雀楼成了黄河文化的代表。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鹳雀楼高台重檐,黑瓦朱楹,占河山之胜,据柳林之秀,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吸引了历代名流登临作赋。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当然,最著名的就是这位王之涣。他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他站在最高层的西南角,这里可以看到黄河奔腾南下,然后拐弯,一路东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昂扬。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百年来,人人皆知的名言警句。这首《登鹳鹊楼》在中国就连三岁的孩子都能背诵。全诗四句二十个字,无一字生僻,无一句难懂,但给读者展现出一幅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画面,这不能不说是才子佳作。王之涣一首《登鹳雀楼》,也成就了千古名楼鹳雀楼。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鹳雀楼有了王之涣,别人再怎么题诗都难以超越了。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东方,是著名的中条山,抗战时期的悲歌之地。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王之涣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千万年的黄河流淌,鹳雀楼周边,曾经的河滩地,也在演变沧海桑田的一幕幕。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鹳雀楼是登过了,还得下楼来。不管你登的多高,最终还是得回到地面。告别了王之涣,我们继续走我们的路。

秋之晋豫(三一):永济·鹳雀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