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2020-02-13 06:34:05)
标签:

“天威咫尺”石牌坊

金城门

西岳华山神庙之碑

关西夫子

敕修西岳庙碑

杂谈

分类: 陕甘宁疆
继续华阴西岳庙的游记。

东边这通高碑《昭示岳镇海渎碑》。此碑碑文是明洪武三年  (1370年)明太祖朱元障所颁布的一道诏书,对天下享受祭祀之诸神重新做了规定,18年曾经在山东沂山东镇庙见识过,这回在济源济渎庙拜访了,这接着来华阴西岳庙又见到了。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龙柏下的西岳庙棂星门。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见识一下这树干,千年的纹路,人的一生,也只有其中的一个枝节大。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墙外,那是东道院,内有三圣母庙,宝莲灯的故事刘玺哭庙就是说的这个地方。主道边上左右各有一片偏殿,东边的叫冥王殿,原供奉十殿阎罗,又称阎罗殿、阎王殿,一般在庙宇中起驱邪、护法、惩恶的作用。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天威咫尺”石牌坊,是这个区域的主角。此坊为明万历年(1573-1620)所建,结构为四柱三门五楼,是庙里石牌楼中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牌楼最顶部为雄狮托宝瓶。正面最上层檐下,双龙环抱,上书“敕建”二字。正中上下两面嵌有“尊严峻极”、天威咫尺“石匾各一方,字体苍劲有力,传为明代奸相严嵩手笔。龙门枋正面有“八仙庆寿”图,背面为“帝后宫廷行乐图”。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牌楼立柱的前后面刻有楹联两副,一面是对岳神职权范围的规定,一面为对岳神慈恩广德的赞扬。底座为须弥座,上有石鼓夹护。石鼓上有石狮子作攀爬状。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左右下方有鲤鱼跳龙门。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庑殿顶,明楼檐下石雕仿木结构斗栱五攒,次楼、边楼各三攒。整个牌楼为仿木结构建造而成,各部位均用石梁、石柱、石枋等组合而成。“天威咫尺”下面浮雕“二龙戏珠”、“双凤朝阳”。而在“天威咫尺”的两边,立有二人,一人捧鹿、一人捧官帽,这是什么意思呢?小王家查了类似的艺术形象,得知“鹿”与“禄”同音,而官帽代表的就是“官”。所以这样的组合,就叫做“加冠晋禄”。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石狮子几乎对称,形态各异。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龙柏下的石牌坊,相得益彰。牌楼共有三层,层层收进,像这样雕刻如此精致、内容如此丰富的石牌楼在我国北方的确罕见。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西侧是明万历年间所立的“华阴县重修西岳庙记碑”,后面的一排西偏殿为灵官殿,墙外为西道院。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金城门,面阔5间,进深两间,六橼屋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带回廊的殿堂式建筑,其名取“关中之固,金城千里”之意,是西岳庙的第四道大门,为正殿门。贾谊在《过秦论》中写到:“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建于明代,清代修葺,近年修复。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金城门前的太华山记石幢。此幢刻载了明嘉靖时有"汉代两司马,吾代一攀龙"之美誉的大文豪李攀龙撰写的《太华山记》。东边四米为《宋庆历程琳谒祠题名》幢。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冥王殿中的北周天和二年(567年)“西岳华山神庙之碑”,是镇庙之宝,玻璃罩着反光。此碑立于公元567年,记载了西魏文帝大统七年 (541年)整修西岳庙之事。该碑的书法俊丽,虽然是隶书,却有篆书之势与楷书之法,反映了隶书向楷书的过渡。被誉为“汉隶第一品”。因为是珍品,所以移到室内。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墙上有拓片,可以看的清楚些。此碑撰文者为万纽于瑾,书者为北周书学博士赵文渊。此碑额题篆书“西岳华山神庙之碑”八字。碑高1丈1尺9寸,宽4尺6寸,隶书20行,行55字,共约一千余字。万纽于瑾,字附璘,本姓唐,他是北周宇文泰的亲信大臣,有文名,此碑为其杰作。碑文最后刻有“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司,宗治内史,临淄县开国公,万纽于瑾造此文”。为历来刻有撰者官爵姓名最早的碑刻。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金城门前西侧的《唐玄宗御制西岳华山碑铭》,明代嘉靖四十二年重制。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金城门前两狮子。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门口,有清代左宗棠的敕修西岳庙碑。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进了门,就是金水桥,这还真有北京皇宫的气势。灏灵殿正在维护,影响了一些外观。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金城门内,显然是内宫的模样。四周有回廊。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东侧,许多石碑还是石马。东西两侧都有琉璃瓦八角亭。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回廊里,是西岳庙出土文物展。这是东汉的西岳神道阙。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汉代的“汉并天下”瓦当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东侧比较醒目的石碑,是“关西夫子”碑、“东汉太尉杨震公像赞”。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时期名臣,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杨震不应州郡礼命数十年,至五十岁时,才开始步入仕途。杨震“暮夜却金”的事,古今中外,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至今,他的故里就叫四知村。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御碑阁,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东御碑亭,内置乾隆四十四年御笔的《重修西岳华山庙碑记》,在文革时期,该碑被毁。西岳庙文物管理处依据现存“重修西岳华山庙碑记”碑拓片进行了重刻复立。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西碑亭,敕修西岳庙碑,清代刻石。青石质,双螭首,独角龙首龟身座,通高6.6米;碑身高5.05米,宽1.65米,厚0.44米。乾隆四十二年(1777)立。碑身边栏线刻龙纹。碑文楷书,刊陕西巡抚毕沅书乾隆皇帝关于重修西岳庙的敕文。龟趺以下方形础石浮雕海水仙山,四角雕出水浪涌起鱼、鳌、虾、蟹,堪为石雕精品。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回看金水桥,又名望仙桥,由三拱桥组成,中间建于明代,两侧皆为复建。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金水桥的栏板望柱上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和各种名贵花卉,雕工精致细腻,这时候都披红,不知道是何节日。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灏灵殿,也就是正殿,正在维修。是历代帝王祀庙之处。建于明代,清代修葺。立于“凸”字形大月台上,占地面积1169平方米,月台高1米,设5处踏跺。外观没得好拍,走上平台,从安全通道进入。

秋之晋豫(二九):华阴西岳庙·续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