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2020-02-08 06:36:57)
标签:

五龙庙

唐代寺庙

龙泉记

寿圣寺

宋代砖塔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城永乐宫参观后,正逢中午,赶紧在附近的面店填个肚子,随即就来到北三公里的广仁王庙。这里成了国保之后,当地在其周围加盖了不少附属设施,显得边上的村子不够新潮了。庙前,有龙泉遗址,说明以前这里的庙管着水呢。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看过以前别人来的老照片,几年前这里也就一个坡,现在修成了台阶。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台地下的窑洞,也经过了整修。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进了门,里面更是高大上的中国古代建筑构件展示。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学建筑系的学生应该更多地来。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广仁王庙很小很小,真正的古建只有一间大殿,大殿建于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虽经历次修缮,仍保留了唐构的特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道庙建筑,介绍说仅仅迟于第一名的南禅寺50年。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庙前的戏台,建于清代。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正殿相对的坐南向北的戏台,虽属清代建筑,但与正殿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形的庙堂建筑。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正殿坐北向南,为唐大和五年(831)建造,五开间四架椽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顶。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显示了唐代建筑风格。就它,现在是国五文保。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一直没弄明白广仁王是谁,进了殿里看到塑像就懂了,原来是个龙王。左右陪着的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原来这里还有一个名称,五龙庙。殿内无柱,梁架全部露明。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庙里有唐碑两通。一为《广仁王龙泉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所立,河东裴少微书,字体雄浑劲秀,详细地记载了县令于公凿引龙泉之水灌溉农田的事迹。文中引征西门豹引漳水治邺史事,以显于公治芮之功;另一碑为《龙泉记》,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所立,记载了扩建修葺五龙庙始末。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接着,就到了芮城县城的另一处国保单位:寿圣寺砖塔。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我们从北面过来,看到有塔,就先拍。芮城古八景之一的“塔寺钟声”即指此塔以及它所在寺庙的风光,由此可知其在当地人中间的地位。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现在当地虽然重建了寿圣寺,毕竟只有外壳,真正的文物也就是其中的砖塔。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砖塔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 1023~1032 年),元、明、清三历代均重修过,我们的目标只有它。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这座宋塔,形制为仿木构楼阁式,平面呈八角形,有 13 级,最下一层塔身比较广大,南面开门,以上各层四面设假门,塔身挺拔秀丽,向上每层逐收,成一锥状轮廓。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下三层塔檐用砖作斗栱,完全仿木结构形制,四层以上塔檐均以一层砖叠涩挑出,具有内弧线,仍保持叠涩出檐的遗风。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该塔挺拔秀丽,形状优美,完全仿木结构。其砖雕逼真,砖作斗拱与塔檐可以乱真。而且与其他砖塔不同的是,芮城寿圣寺砖塔并非青灰色,而呈黄色。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各层塔建有佛龛并塑有佛像,神态端祥,据说圣寺砖塔是为安奉佛祖舍利而建。先有塔而后建寺,是国内最早的佛教祖庭之一。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塔内原楼梯已毁,现状内空,另残存宋代佛教人物壁画约20平方米。因为关着门,我们进不去,没看见。
秋之晋豫(二六):芮城·广仁王庙·寿圣寺砖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