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晋豫(二三):三门峡·宝轮寺塔(蛤蟆塔)

标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州公园明代石牌坊杂谈 |
分类: 鄂豫齐鲁 |
到了三门峡,还有文物总要看看,这就来到位于市区西边的陕州公园。车停路边,往里溜达,看到有座拜访建在道路的正中,先来瞅瞅。
陕州公园位于三门峡市区西端,濒临黄河,三面环水,形似半岛,自古有“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之说,总体感觉就是市民公园,适合当地人休闲。由于我们跑的路多,这里就没有详细游览了,目标就是宝轮寺塔。



很快,我们就来到宝塔跟前。这座塔原为陕州城内宝轮寺的寺塔,始为唐僧道秀所建,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重建,距今已有800余年。寺已早毁,唯塔独存。

此塔塔门面南,平面作正方形,为13级叠涩密檐式砖塔,用青灰条砖一顺一丁垒砌而成。塔底有台基和台座。塔的正面刻有“三圣舍利宝塔”的塔铭,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外轮廓呈抛物线型,用菱角牙子砖和叠涩砖层砌出塔檐,秀丽俊俏。


每层塔身分别辟有半圆形拱券门、佛龛、窗洞,翼角下有风铎(铁铃),风吹铃动,叮当作响。可惜现在不让人登塔。


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在塔的周围十几米处,或拍手或击石,宝塔随及就会发出“咯哇咯哇”的如同蛤蟆的叫声,民间称其蛤蟆塔也就因此而得。

塔身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斜着的,足为令人叹为观止。


介绍说塔内有塔心室和梯道,可以登临远眺,观赏“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壮景。该塔外形作唐塔,内部结构承袭宋塔的建塔方法,是比较特殊的塔形,宝轮寺塔风格典雅,结构坚实,虽然历经16次地震,其中4次破坏性地震,塔身仍基本完好。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的技艺。

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在塔的周围十几米处,或拍手或击石,宝塔随及就会发出“咯哇咯哇”的如同蛤蟆的叫声,民间称其蛤蟆塔也就因此而得。

塔身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斜着的,足为令人叹为观止。

后一篇:秋之晋豫(二四):灵宝·函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