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晋豫(一三):济源·道境广场·擦边山西

标签:
桓曲县宋村永兴寺第一洞天司马承祯《上阳台帖》杂谈 |
分类: 鄂豫齐鲁 |
进门经过这里进阳台宫的时候,以为这尊塑像是老子。从里面出来,发现初秋的阳光依然还挂在天空,索性继续往前走走,虽然比较累了。
按介绍,才知道是为了再现王屋山道教昔日的辉煌,重塑王屋山天下第一洞天的意境,当地文旅集团在阳台宫山门沟,按照“天上北斗星,地上北斗坪”的布局规划建设道境广场和老街。

正常的游览应该是从下往上,而我来个想反,毕竟是刚刚从王屋山下来的。来到正面,才知道这是阳台宫的鼻祖,司马承祯(639-735年),自号白云子,河内郡温县人,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 少时笃学好道,无心做官。拜师嵩山道士潘师正,学习上清经法、符箓、导引、服饵等道术,隐居天台山玉霄峰。个人文学修养极深,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开元二十三年,羽化,时年九十六岁。

正常的游览应该是从下往上,而我来个想反,毕竟是刚刚从王屋山下来的。来到正面,才知道这是阳台宫的鼻祖,司马承祯(639-735年),自号白云子,河内郡温县人,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 少时笃学好道,无心做官。拜师嵩山道士潘师正,学习上清经法、符箓、导引、服饵等道术,隐居天台山玉霄峰。个人文学修养极深,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开元二十三年,羽化,时年九十六岁。

李白的《上阳台帖》,故宫一级文物,这里有了石刻本,此帖引首,有乾隆皇帝所题“青莲逸翰”四字。 根据《上阳台帖》的题跋、观款、藏印印文可知,最早收藏这件作品的藏家是宋徽宗赵佶,提拔有著名的瘦金体“唐李太白上阳台”七个字。其后不少名人大家珍藏过,如南宋时书画家赵孟坚、权臣贾似道,元朝时期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张晏,文学家杜本、欧阳玄、学者王馀庆、史学家危素、学者驺鲁等人。明末清初,此帖的藏家有项元汴、梁清标等人,晚清时期,此帖为书画鉴赏家张伯驹所有,后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


钟鼓楼,两座遥相呼应、制式相同,都是绿琉璃瓦饰顶,四角重檐歇山顶,峰脊飞檐,门开四面,画栋雕梁,极有气势。

轩辕殿。在轩辕殿前立有两根高大的石雕龙柱,也称为图腾柱。关于龙图腾形成的原因,史料中是源自黄帝的釜山合符。轩辕黄帝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三皇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他以征服东夷、九黎,统一华夏部落的伟绩载入史册。下有“内经图”。

海内九州图前,还有金蟾衔币。

五行四象广场,因为是全新建设,没有细看。五行代表金木水火土,四象源于中国古人对星宿的信仰,分别是东青龙、西白虎、北朱雀、南玄武。整个广场合起来就是道教创始人老子提出的宇宙生成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王屋古街,也是新建,据说那里挺文艺,挺小资,还有美食购物,夜景更漂亮,可惜我走了一天了。

道境广场的第一洞天牌坊,是道境广场的地标性建筑,牌坊上雕刻有祥龙,莲花等吉祥的图案。还雕有中国的创世神话,如:女蜗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祭天、伏羲演卦、神农尝草、愚公移山等。


王屋古街,也是新建,据说那里挺文艺,挺小资,还有美食购物,夜景更漂亮,可惜我走了一天了。

道境广场的第一洞天牌坊,是道境广场的地标性建筑,牌坊上雕刻有祥龙,莲花等吉祥的图案。还雕有中国的创世神话,如:女蜗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祭天、伏羲演卦、神农尝草、愚公移山等。

牌坊南面中间的拱洞雕刻有“第一洞天”四个字。自古以来王屋山就是一座以道教文化为特色的道教圣地。司马承祯在《上清天宫地府经》中,把天下名山分作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王屋山被列为十大洞天中的“第一洞天”,从而奠定了王屋山洞天福地的宗首地位。


步行回客栈,天色渐暗,就索性在农家乐里晚餐,不点特别的土鸡价位还算合理,一夜休息。按照行程,下个目标是黄河南岸的渑池大峡谷,手机导航总是叫我往东经洛阳绕路。如图所示。看时间相差这么多,我还是决定往西走桓曲碰运气。
先经过山西桓曲的宋村,路过也看看这里的一处国保永兴寺。来的时候不巧,大门紧锁,赶紧找村民,有个老人来了,他就忙着打电话联系。

外墙拍一下。

隔着门缝来一张,看介绍:宋村永兴寺现存建筑为金代至清代,明万历朝曾重修。坐北向南,布局为中轴线对称,现存有北殿、东耳房、东西厢房、永兴砖塔。

可惜等了半天,管理员出门去了,一会半时回不来。我们赶时间,不能久等。利用百度看看其他博友的照片吧:北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五架梁柱头,三踩单下昂,补间三踩单下昂,圆筒灰瓦悬山顶。北殿经多次重修,梁架大部分保存金代风格。
马路对面的永兴砖塔建于清代,为六角七级实心砖塔。这几年有重修。

这里是黄河北岸,属于山西省的桓曲县,而南岸的仰韶属于河南省,两者之间的公路正在重修,开始道路还行,越到黄河边越不行,幸运的是还允许小车开。整个车子是灰头土脸的,
免了长距离的绕行。看到黄河大桥了,松了一口气,算是冒险成功。


前一篇:秋之晋豫(一二):济源·阳台宫
后一篇:秋之晋豫(一四):仰韶大峡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