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苏中:如皋·水绘园·上

标签:
古澹园九狮图假山洗钵池悬霤峰镇野带垌 |
分类: 江苏上海 |
到如皋,就是奔水绘园而来。
虽然思泉师去过,还是陪我再走一遭。水绘园因为董小宛与冒辟疆的栖隐之处,比起其他园林,更是有所期待。

要进入主体部分,还得沿着水边绕过去。

古澹园的正门,原来在这里。里面还有一个名称,叫别有园。

中间一座梧溪桥,正对着水绘园的主体。

外观水绘园因树楼:“因”者,依也。为此树而设屋,依其树而造楼。是楼三面临水,一面依山。东临水边竖一堵观音墙,西浮水上则宛如画舫。


常熟人邓林梓说悬霤峰“累石屹立,有携取五岳之势”。五岳之共势者,雄伟俊拔也。据说,悬霤峰本是湖南衡岳七十二峰之一,冒辟疆父亲曾在湖南一带做官,冒辟疆随同前往,尤爱衡岳山水,故今造悬霤峰。

从园林的东门进,这里仿古的建筑,比比皆是。

水绘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原为如皋冒氏九世祖冒一贯的别业,至其第四代冒辟疆时将旧园重整完善。“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在明亡清兴之际不愿为官,携“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隐居与此,寄情与园。

水绘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原为如皋冒氏九世祖冒一贯的别业,至其第四代冒辟疆时将旧园重整完善。“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在明亡清兴之际不愿为官,携“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隐居与此,寄情与园。

进东门,就是一座拱形石桥,名为“逸桥”。桥下是如皋古城的护城河。

我们现在看到的水绘园,早已不是冒辟疆时代的了。早在康熙二十八年,时已是“荒芜三径对烟霞了”。上世纪90年代原址上的复建,等于又是一个复古的工程。

镇野带垌,水绘园的比喻之一。



我们现在看到的水绘园,早已不是冒辟疆时代的了。早在康熙二十八年,时已是“荒芜三径对烟霞了”。上世纪90年代原址上的复建,等于又是一个复古的工程。

镇野带垌,水绘园的比喻之一。

冒襄的青少年时代,明朝政治黑暗,民变风起云涌,关外女真虎视眈眈。享国达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终于轰然倒塌。这一年,冒襄年仅33岁。尽管冒襄在明朝生活了33年,在清朝生活了50年,但我们习惯上仍把他视作明人而非清人。其原因,在于一种基本事实:大明灭亡后,冒襄隐居不仕,以遗民身份度过了后半生。

天下起了小雨,我们走入园中,过桥就是九狮图假山,其后为三明堂。“三明堂”1915年建如皋公园时所建,初为如皋民众教育馆,专门陈列图片及动物标本。匾额由我国晚清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吴昌硕先生题写。

九狮图假山,1916年,当地人吴少萱以古水绘园散落之太湖石垒成。主峰高4米,大狮抱小狮,姿态各异,形象逼真。1955年自生爬山虎,经人工培育,盘石穿孔,攀援至峰顶。1976年裁剪成迎宾式。



水中的荷花,说明很是应季。




九狮图假山,1916年,当地人吴少萱以古水绘园散落之太湖石垒成。主峰高4米,大狮抱小狮,姿态各异,形象逼真。1955年自生爬山虎,经人工培育,盘石穿孔,攀援至峰顶。1976年裁剪成迎宾式。



水中的荷花,说明很是应季。

园内石桥
石桥古朴拙笨,相传建于明朝。


古澹园,原是冒辟疆好友佘仪曾的“壶岭园”。清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路过,他尊冒辟疆“澹泊明志”之情操,遂题字改园名为“古澹园”。

古澹园内珍藏着宋代以来大量的如派盆景代表作和珍贵的古盆景。如皋花木盆景栽培始于北宋,兴于明清,以“云头、雨足、美人腰”的独特造型享誉海内外。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如皋先后有600多盆盆景在国内外盆景艺术大赛中荣获大奖。

盆景艺术属于绘画艺术范畴,是“无声诗,立体的画”,盎尺之盆、竟尺之树,可藏天地,可抒胸臆。盆即画纸,树即笔墨。

古人论画有“计白当黑”之说,那么盆中虚空处就是留白,植物的分枝之间互相呼应,左右前后伸缩挪让,和谐统一,又在和谐中变化,这样盆景才壮不肥、瘦而清、生机勃勃、宛若天成。

盆景“蛟龙穿云”,是整个盆景园的镇园之宝。由于树干形状酷似一条青龙,树龄将近千年,所以命名为“蛟龙穿云”。



古澹园内珍藏着宋代以来大量的如派盆景代表作和珍贵的古盆景。如皋花木盆景栽培始于北宋,兴于明清,以“云头、雨足、美人腰”的独特造型享誉海内外。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如皋先后有600多盆盆景在国内外盆景艺术大赛中荣获大奖。

盆景艺术属于绘画艺术范畴,是“无声诗,立体的画”,盎尺之盆、竟尺之树,可藏天地,可抒胸臆。盆即画纸,树即笔墨。

古人论画有“计白当黑”之说,那么盆中虚空处就是留白,植物的分枝之间互相呼应,左右前后伸缩挪让,和谐统一,又在和谐中变化,这样盆景才壮不肥、瘦而清、生机勃勃、宛若天成。

盆景“蛟龙穿云”,是整个盆景园的镇园之宝。由于树干形状酷似一条青龙,树龄将近千年,所以命名为“蛟龙穿云”。


要进入主体部分,还得沿着水边绕过去。

古澹园的正门,原来在这里。里面还有一个名称,叫别有园。

中间一座梧溪桥,正对着水绘园的主体。

外观水绘园因树楼:“因”者,依也。为此树而设屋,依其树而造楼。是楼三面临水,一面依山。东临水边竖一堵观音墙,西浮水上则宛如画舫。

园中小景

因树楼是园主人“于自然中见人工”造园理念的又一体现。当年在这棵雪松的位置长的是一棵白皮松。冒辟疆酷爱此树,决定在树旁造楼,并取名因树楼。尽管这幢楼与其他的建筑相距甚远,冒辟疆还是执意要建,并建长廊将因树楼与其他建筑相连。


因树楼是园主人“于自然中见人工”造园理念的又一体现。当年在这棵雪松的位置长的是一棵白皮松。冒辟疆酷爱此树,决定在树旁造楼,并取名因树楼。尽管这幢楼与其他的建筑相距甚远,冒辟疆还是执意要建,并建长廊将因树楼与其他建筑相连。

悬霤峰仿造南岳衡山,冒辟疆爱其景,仿而堆之,“假山悬霤一重重,南垣妙手无多让”,这是前人对造山师张南垣巧堆悬霤峰的赞美。所以山中建有湘中阁。湘中阁,园中位置最高,两层楼,方十字形平面,十字交叉歇山卷棚顶。四面朝外山花,蝴蝶瓦屋面。室内设屏风,室外四面框廊,栏杆钩窗,垂以挂落,围以木作花栏杆。

常熟人邓林梓说悬霤峰“累石屹立,有携取五岳之势”。五岳之共势者,雄伟俊拔也。据说,悬霤峰本是湖南衡岳七十二峰之一,冒辟疆父亲曾在湖南一带做官,冒辟疆随同前往,尤爱衡岳山水,故今造悬霤峰。

波烟玉亭。亭名取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月漉漉篇》中的“月漉漉,波烟玉”句。冒辟疆曾回忆道:“董小宛每诵此三字,则反复回环,日月之精神,气韵光景尽于斯矣。人以身入波烟世界之下,眼如横波,气如湘烟,体如白玉,人如月矣。”于是在此建亭以寄托怀念董小宛之情。而且,这一片水面就叫碧宛湖。
壹默斋,思泉师坐在那里休息。“壹默斋”的“壹”字为专一、镇定之意,“默”字有沉默、静观之味。可以看出,冒辟疆的隐居并非消极避世而是淡泊明志,宁静志远,蓄养待时之举。

灯船上的花鸭像是一对,此情此景有想法。


壹默斋,思泉师坐在那里休息。“壹默斋”的“壹”字为专一、镇定之意,“默”字有沉默、静观之味。可以看出,冒辟疆的隐居并非消极避世而是淡泊明志,宁静志远,蓄养待时之举。

灯船上的花鸭像是一对,此情此景有想法。

悬霤峰下一座草屋叫悬霤山房,《水绘庵记》中记载:“由亭而上曰:湘中阁,曰:悬霤山房,参差下上,若凹若凸,凌虚厉空,杳冥莫测。”重建设计者认为:“阁是高阁,房应深藏,应置于峭壁之下。并取‘霤’之本意,水霤,屋檐下接水之器具也。
后一篇:夏日苏中:如皋·水绘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