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2019-08-25 06:40:24)
标签:

江海平原

骆宾王

广教寺

幻公塔

葵竹山房

杂谈

分类: 江苏上海
南通的狼山九十年代去过,这回重上是因为时间安排有富裕,加上旅游年卡的免费,早饭后我们驱车就来了,反正也算是顺路,因为下了山,就可以直奔江南了。车停城山路附近的停车场,走到东门不远,狼山虽不高,还是屹立在江海平原上。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久违了,毕竟三十年了,增添了不少新景观。水边是濠濮间,这样名称的茶馆太文雅了,前面设有鱼水同乐水榭.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狮子石呈灰褐色,高三丈,如雄狮昂首蹲踞,称狮窝。有人工瀑布、溪水、山石等景点。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过了狮子桥,就是入山之门。它建于清乾隆年间,两侧两座石狮、两棵二百多年的银杏树,给“入山之门”增添了些许威严。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入山之门”里悬挂“三摩地”匾,源于狼山为大势至菩萨道场,《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有“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中的“三摩地”吧。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思泉师因为近期来过,加上岁数原因,他就不随我登山了,我一人先行。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狼山第一吉祥许愿树,金光闪闪,红带飘飘。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绕山的路,一往无前。参天的树,郁郁葱葱。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路过一座石牌坊,这里有著名的骆宾王墓。两侧一是追随文天祥抗金的得力部将金应墓,另一是探究迁移骆宾王墓之有功文士刘南庐墓。楹联:“碑掘黄泥,五山片壤栖;笔传青史,一檄千秋著。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中国名胜词典》明确记载:“骆宾王墓:在浙江义乌县城东15公里枫塘。墓前石碑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重建。”骆宾王出生于书香门第,天资聪慧,再加上勤奋好学,自小就有“神童”之美誉,七岁就能作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在垂暮之年,他随徐敬业扬州起兵,意在推翻武周的统治,匡复李唐皇统。扬州兵败,骆宾王便下落不明。闲云野鹤身如飘萍,魂归何处?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主要者有三:一是“兵败被杀”说;二是“兵败逃亡”说;三是“兵败投水殉难”说。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这里有一条上山的路,没人走,俺也随大流。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广教寺的山门就在眼前了,这里算是重温。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这座大桥通往南门,应该是新修的,有金水桥的模样,汉白玉的护栏和饰雕,很协调。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来到正面,原来是三桥连体。这里以前是护潮台,狼山位于大江中,江潮朝夕拍打,有时还会淹入大江,为了保护狼山的建筑,所以造了这个护潮台。沧海桑田,时代变迁。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广教寺,两天内走了第三座南通的国保级寺庙,说狼山山包寺,寺包山,山是一座寺,寺是一座山,寺就是这座寺。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广教寺建于唐总章二年(669年),是一座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刹。在中国佛教史上,狼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过了山门,开始登山,首先是法乳堂。法乳堂取“佛教正法滋养弟子之法身,犹如母乳之于幼儿”之义。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堂内两侧供奉着中国佛教史上的十八高僧像,这十八高僧像是由中国佛教协会参与选定,由南通籍画家范曾手绘,在北京制成陶瓷。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广教寺的寺院建筑遍布狼山,分山上山下两部分。山下的建筑主要有大佛殿、轮藏殿、大悲殿、金刚殿、藏经楼、晒经楼、枕山楼、方丈室及僧寮等。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幻公塔,实心砖塔,上下七层。系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为纪念宋代高僧智幻而建,1980年前后重修。智幻在太平兴国年间(那时南通刚刚建城)主持狼山寺务,他广弘佛法,成为狼山的中兴祖师,山顶的支云塔也是智幻和尚所建。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抚台李公平倭碑,高3米,宽1米,立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7年),马坤撰文,该碑原立于道边,1965年移入四角亭。碑文记录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李遂率领军队,在泰州、海安、如皋一带平定倭寇,平息江北倭患的历史。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顺着路标,来到望江亭。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滚滚长江,就在山脚下。江边居然建了一片的别墅群。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走入小路,路嗌林森。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路过一片建筑,葵竹山房。它始建于明嘉靖年,因种植葵和竹而得名。葵竹之名始见于宋代张耒的诗句:“东轩语长夏,葵竹罗青红”,其中深含佛教意义,“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葵竹山房曾是南通的著名寺庙园林,四合院式建筑群。院中的东屋叫“塔荫堂”,南称“一枝栖”,西为“退藏精舍”,北为依山而建的“法苑珠林”。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这里有半粟亭、衔石楼、水云深处、半千石等,其特色在于虽小而精巧可人,它的房屋萦回纡绕,造成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格局。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退藏精舍,“退”即归隐,“藏”按《礼记·学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指专心向学,业不离身,退藏即归隐后潜心学习。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以为这里有路可以直接上山,转了一圈,还得回到原点。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狼山海拔不过109米,这下接近山顶了。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站在大观台这里,可以感受南通的江海之便。想当年,数次来南通,都必须过轮渡。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山顶有广教寺的主要建筑群,有山门,萃景楼、圆通宝殿、大圣殿、支云塔等。来到这里,发现游客最多。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南通自古以来这里人们敬重的“大圣菩萨”是为唐代高僧僧伽。传说僧伽是观音的化身,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自言西域何国(碎叶国东北)人,生年不详,唐显庆二和(公元657年)来华,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三月僧伽圆寂,葬于泗州普光王寺下,最初称为“大圣僧伽和尚”,又称“泗州大圣”“大圣菩萨”。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自从去了盱眙第一山,发现全国各地号称第一山的地方真不少。狼山,是由海入江所能看见的第一座山,所以号称"江海第一山",也不为过。

夏日苏中:南通狼山·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