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国家级的客家博物馆

标签:
文化先勤楼廖慧兰达夫楼客家母亲 |
分类: 赣琼两广 |
中国客家博物馆位于梅县市区,这里也是客家公园。门口的停车场挺空旷,而且免费。


客家公园内除了主馆外,自南向北还坐落着大学校长馆、梅州名人廉吏馆和将军馆等建筑,除主馆是新筑外,其余都是征用当地民居改建而成,保留了传统客家元素和原生的建筑形态。

首先来到先勤楼,原屋主为张鹤贤。先勤楼是一座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砖混结构二进二层两横四合院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


先勤楼,外观就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楼内,中间是天井。镂空的围栏,和传统围屋有很大的不同。梅州大学校长馆位于先勤楼内。

该馆主要介绍和展示晚清以来235位梅州籍海内外大学校长、书记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及主要贡献,分为叶剑英元帅与教育、院士校长、知名高校校长、普通院校校长、党校及干部培训类院校校长、成人高校类院校校长、港澳台及海外院校校长、梅州教育发展简史共八大部分24个展室。




博物馆正大门为圆形的两层牌坊结构,形似客家土楼,上书“中国客家博物馆”。入口处有一口古井,井栏刻“饮水思源”四字,寓意客家人从中原辗转南迁,对“根源”相当重视,时刻不忘“根本”。

客家公园内除了主馆外,自南向北还坐落着大学校长馆、梅州名人廉吏馆和将军馆等建筑,除主馆是新筑外,其余都是征用当地民居改建而成,保留了传统客家元素和原生的建筑形态。

首先来到先勤楼,原屋主为张鹤贤。先勤楼是一座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砖混结构二进二层两横四合院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

进门很有特色,分左右,不是同一朝向,也不完全对称。

先勤楼,外观就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楼内,中间是天井。镂空的围栏,和传统围屋有很大的不同。梅州大学校长馆位于先勤楼内。

该馆主要介绍和展示晚清以来235位梅州籍海内外大学校长、书记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及主要贡献



誉满天下、心系客家雕塑,是原籍梅县的雕塑家廖慧兰回馈家乡,专门为梅州创作的作品,创作期间得到了廖慧兰学生鼎立资助及广州美术学院的大力支持。整座雕塑,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客家人引以为傲的黄遵宪、李惠堂、林风眠这三位,其他的人物大多提取了廖慧兰心目当中各个阶层形象的代表。


这尊老奶奶,体现了客家女性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受到母爱是一切力量的源泉。看到她突然感觉到很像我身边的亲人。

又一座中西合璧的达夫楼,也是客家博物馆的分馆。这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楼顶有一座西洋大钟,非常洋气。

“达夫楼”,由毛里求斯华侨黎达夫先生所建。一楼的展览没有开门。

二楼,是“梅州名人廉吏事迹展”。整个展陈以“景仰先贤、忠孝清廉”为主题,以宣传忠孝清廉精神和弘扬浩然正气,营造崇俭尚廉的社会新风尚。

公园的客家母亲雕塑是谢伯齐的作品,描述了春耕时节,一名孩童熟睡在年轻的客家母亲背上,母亲以人代牛,倾力前行的苦耕形象,这一形象既体现了客家母亲背负着“四头四尾”的艰苦重担,又讴歌了这一群体“敢负人间苦难”的奋斗精神。

客家公园地处小溪唇,这个梅城东北角的一隅之地,还有一个古老而又动人的名字攀桂坊。攀桂坊在科举时代,这里涌现出了18名翰林进士,80多位举人。客家博物馆位于攀桂坊的核心区域。在这客都人文胜地,出现了诸如禄善堂黄家、世德堂李家、旺巷口李家、双魁第杨家、盘龙桥李家等书香门第、簪缨世家。

公园特地建有桥梁,连接对岸的黄遵宪故居。


又一座中西合璧的达夫楼,也是客家博物馆的分馆。这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楼顶有一座西洋大钟,非常洋气。

“达夫楼”,由毛里求斯华侨黎达夫先生所建。一楼的展览没有开门。

二楼,是“梅州名人廉吏事迹展”。整个展陈以“景仰先贤、忠孝清廉”为主题,以宣传忠孝清廉精神和弘扬浩然正气,营造崇俭尚廉的社会新风尚。

公园的客家母亲雕塑是谢伯齐的作品,描述了春耕时节,一名孩童熟睡在年轻的客家母亲背上,母亲以人代牛,倾力前行的苦耕形象,这一形象既体现了客家母亲背负着“四头四尾”的艰苦重担,又讴歌了这一群体“敢负人间苦难”的奋斗精神。

客家公园地处小溪唇,这个梅城东北角的一隅之地,还有一个古老而又动人的名字攀桂坊。攀桂坊在科举时代,这里涌现出了18名翰林进士,80多位举人。客家博物馆位于攀桂坊的核心区域。在这客都人文胜地,出现了诸如禄善堂黄家、世德堂李家、旺巷口李家、双魁第杨家、盘龙桥李家等书香门第、簪缨世家。

公园特地建有桥梁,连接对岸的黄遵宪故居。

参观客家博物馆,可惜的是主馆还在重新改造,无法入内。边上纯厚楼内的梅州将军馆,由于时间关系,就没有继续参观了。实际上它和人境庐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前一篇:梅县雁洋镇,叶帅纪念园
后一篇:梅县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和荣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