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博:考古成就展-闽迹踪寻·下

标签:
闽侯黄土仑遗址福州屏山遗址碗礁一号德化屈斗宫闽侯庄边山遗址 |
分类: 闽都十邑 |
相当于中原的商代晚期的闽侯黄土仑出土文物,其中陶器绝大部分为日常生活需用的灰硬陶,火候高,质地坚硬致密,胎色灰白,以轮制为主。造型奇巧,别具风格,如杯口壶、釜形豆是由两种器形结合成器,豆、壶、罐、杯、尊、盂、勺、罍形器、甗形器、鼓等亦制作别致,各具特征,其中以豆、杯、罐或豆、杯、壶为墓中常见的组合随葬品,陶器装饰讲究,器身以拍印方格纹或变体雷纹最常见,口颈部位采用刻划的斜线三角纹、双线中加锥点组成的变体回形纹、曲尺纹等几何图案。在器把或耳上还贴饰具有仿铜器作风的螺旋形泥条堆塑,这些独特的制陶技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

双耳高足尊

双耳高足尊
汉灰陶菱形纹铺地砖
福州屏山遗址
福州屏山遗址,汉代

碗礁一号,位于东海海域平潭附近,因上百年前,这里是一条商船往来频繁的航道。因为暗礁众多、海流变化莫测,一些商船沉没于此。根据沉船上的货物,当地人依次把这里的海域叫白糖礁、银珠礁、碗礁。因为渔民捞起的瓷碗居多,因此被人们称之为碗礁。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平潭碗礁附近沉船进行抢救性发掘,并命名为“碗礁一号”。

碗礁一号,位于东海海域平潭附近,因上百年前,这里是一条商船往来频繁的航道。因为暗礁众多、海流变化莫测,一些商船沉没于此。根据沉船上的货物,当地人依次把这里的海域叫白糖礁、银珠礁、碗礁。因为渔民捞起的瓷碗居多,因此被人们称之为碗礁。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平潭碗礁附近沉船进行抢救性发掘,并命名为“碗礁一号”。
明中期青花人物纹碗
老牛礁一号沉船遗址
碗礁一号沉船遗址
碗礁一号沉船遗址


平潭老牛礁一号明代沉船遗址:2014年调查发现确认一艘明代中期的木船残骸,出土遗物均为景德镇民窑产品,有白瓷、青花瓷、五彩瓷及少量蓝釉瓷等。

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渔家乐杯
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渔家乐小盘
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渔家乐杯
碗礁一号沉船遗址
碗礁一号沉船遗址

平潭老牛礁一号明代沉船遗址:2014年调查发现确认一艘明代中期的木船残骸,出土遗物均为景德镇民窑产品,有白瓷、青花瓷、五彩瓷及少量蓝釉瓷等。
青釉长颈瓶
闽侯黄土仑遗址
闽侯黄土仑遗址


陶军持

战国灰褐色双耳陶壶
闽侯庄边山遗址
庄边山遗址,位于闽侯县竹岐乡春风村西南庄边山。1956年发现,1960年试掘,出土一批石、贝、陶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属新石器时代。

陶军持
福建最早的文明阶段是人所罕知的古闽国,福建的原始族群是古闽族。古闽族基本是个具有海洋背景的水生族群,他们不从属于北边的古越族群,而是与南方的古蛮族群、古蜀族群有缘亲关系。
豪猪牙
前一篇:省博:考古成就展-闽迹踪寻·上
后一篇:2019春游:黄冈林家大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