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2019-02-09 06:39:13)
标签:

文化

女驸马

天仙配

严凤英

黄梅戏艺术中心

分类: 浙江安徽
黄梅戏博物馆坐落在安徽省安庆市皖江公园内,从迎江寺过来,公交很方便,就几站。黄梅戏是安庆市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戏曲剧种,是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名扬海内外,已成为安庆市标志性的文化形象。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广场上的几个戏剧人物,所有的黄梅戏爱好者都耳熟能详。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黄梅戏艺术中心,是集研究、创作、教学、排练、演出、艺术制作等多功能,融文化、经济为一体的场所,博物馆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皖国古都,黄梅之乡。严凤英是最杰出的代表。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如此屋顶,好似天女散花。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博物馆展示了从全国各地征集到的1000多件相关文物,主要分为文献史料和实物资料两大类,其中国家一类文物有16件。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收集来的各种木雕,都是戏剧人物造型。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描金漆画,也是各种戏剧故事。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各种戏剧人偶。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同光十三绝。晚清画师沈容圃绘制于清光绪年间的,该画中所展现的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徽调、昆腔的徽班进京后扬名的13位著名京剧演员。十三绝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又都是技艺非凡的表演艺术家。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元代的戏曲人物瓷枕。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清末民国的笛子。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民国时期手抄、木刻、石印的黄梅戏唱本。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严凤英用过的凤冠。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民国时期演员用的红木首饰盒、温水桶。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天仙配,女驸马,五十年代的著名戏剧,让黄梅戏享誉全国。1955年石挥导演,严凤英、王少舫合演的《天仙配》,轰动海内外,以至于港台电影界在一段时期内大量出现所谓“黄梅调”电影。其中以香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出产的为典型,李翰祥导演当时主导了多部“黄梅调”电影。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严凤英10岁时开始学唱黄梅调,为族人所不容,后跟随严云高学戏,取艺名凤英。1954年因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严凤英是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代表作有《打猪草》、《游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等。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安庆市的黄梅剧团,遍布各区县。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打猪草》演员服装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山梅》舞美设计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天仙配》演员服装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六尺巷》舞美设计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女驸马》的服饰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戏曲行当:生、旦、净、丑各个行当都有各自的形象内涵和一套不同的程式和规制;每个行当具有鲜明的造型表现力和形式美。
1.生: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2.旦: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3.净:亦叫花脸。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
4.末: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实际末行专司引戏职能。
5.丑:又分文丑、武丑。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黄梅戏《徽州女人》取材于版画家应天齐的一组版画,于1999年6月在安徽合肥首演,是新时代戏曲舞台上的经典剧目和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展厅,还重现七八十年代的露天电影。那时候,可以看免费的是小时候我们最大的娱乐。

冬游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