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2019-02-07 07:07:10)
标签:

振风塔

毘卢殿

天台宗

杂谈

分类: 浙江安徽
曾经几次经过安庆,总没有留下住过,这回专门来溜达一下,走走名胜那是自然的。长江边的迎风寺,也是主要目标,因为过去都只是远观其高高的镇风塔。从赵朴初故居走过来,也没太远。安徽的省名,来自安庆和徽州,现如今,曾经的省城显得比较寂寞。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经过熊范二烈士专祠,没有开门。熊、范二烈士专祠是为祭奠民主革命烈士熊成基、范传甲而建立的。专祠前身为慈云阁,始建于康熙三年(1638),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建为英果敏公祠,民国元年安徽省政府为祭奠民主革命先烈而将旧公祠改建。现在这里是省级文保。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迎江寺,进门需要购票。迎江寺大门上方书有“迎江寺”三字匾额(光绪捌年榖旦),门两边各置铁锚一个,重约3吨,这是该寺有别于其他寺庙的独特之处。这也是风水之说。据民间传说,安庆地形如船,塔为桅杆,若不以锚镇固,安庆城将随江东去。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进门,香客众多。拾阶而上,就是天王殿。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弥勒佛,楼阁的四周站着许多小狮子。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和许多汉族寺庙一样,天王寺后就是大雄宝殿。但更引人注目的是矗立寺中的振风塔,它始建于宋,重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原名“万佛塔”,是长江流域少见的迎江七级浮图。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上塔需要另外购票,老倪不大愿意爬,我也就算了,毕竟都有点岁数了。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迎江寺的大雄宝殿叫毘卢殿,大雄宝殿和毘卢宝殿其实是一体异名,就化身佛称“大雄”,就法身佛称“毘卢”,就报身佛称“卢舍那”。因此有的大殿中供三身佛,中为毘卢遮那佛(法身佛),左为卢舍那佛(报身佛),右为释迦牟尼佛(应身佛),这样尊奉的寺庙属天台宗。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大殿边下,有近代捐款者碑刻。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其后是法堂。香火一样旺。看到进香者多是有年纪的女性。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好好看看位于寺庙中央的振风塔。元时被毁后,重建于明隆庆四年,历史上又有多次大修,2006年成为国保。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底层有八门,仅一门供登临,一门通内室,余六门均镶嵌碑刻,室外有回廊。赵朴初提的,估计相对比较新。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万历十年,安庆知府叶梦龙为前知府王鹅泉重修振风塔立的像赞。同知、通判、推官一起署名。还要列上当地的知县。明代于府设知府、同知、通判和推官为“正官”。知府为正印官,对本府所有政事负“统领而总督”之责,权力最大,品级最高(正四品),是“一把手”。同知、通判和推官为知府的佐贰官,“分职任事”,分别为正五品、正六品和正七品官。这里可以看出实例。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九州锁钥”和“放大光明”字样,位于塔身第一层的檐上。“这两块碑刻均为时任安徽布政使,代理安徽巡抚吴坤修所题。这些碑刻都是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振风塔史上第三次修缮的“纪念碑”。“九州锁钥”表明了安庆战略位置,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同治九年的重修振风塔记。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这个明字,不是日,写成了囧,到了新时代,含义就变了,哈哈,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阳光下的寺院,一片金黄。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不管怎样,振风塔总在中心的位置。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念佛堂,佛教世俗化的名称。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礼佛请点三支香,文明又环保。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西南部这个区域,没有香客,也没有其他游客,大伙都走中轴线。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这里四季应该都是绿色。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特别是这葡萄架,应该有刻意的呵护。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冬日的阳光正好暖身,大别山的冷气到了这里已经被晒干了。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多年了,再次来到安庆的长江边,留下岁月的印记。

冬游记:安庆·九州锁钥迎江寺

过年了,祝各位博友猪年亨通,诸事顺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