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游记:婺源·洪村

(2019-01-11 06:40:44)
标签:

长寿古里

千人杀猪宴

光裕堂

三昼堂

千年银杏

分类: 赣琼两广
离开理坑,经过清华镇,来到30公里距离的号称长寿古里的洪村,刚到村口,发现人声鼎沸,游人甚多,这和理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原来,这里正举办“千人杀猪宴”的活动,大巴小车水泄不通,好在有警察维持次序。
冬游记:婺源·洪村

一问,才知道是镇里组织的,主要游客来自景德镇。我们如果不是赶时间,也可以参加,就是要交钱。喝喝。
冬游记:婺源·洪村


大肥猪,上了案子。
冬游记:婺源·洪村

先进村再说。洪村故名思议就是洪姓之人聚居的村落。据洪村的《村谱》记载,洪村始建于北宋初,据说最早迁居这里的人叫洪济,在北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从本县大鄣山下的洪源村迁居到此,距今已有约千年历史。
冬游记:婺源·洪村

洪村的小溪,在村边。这里是被清朝赐名的“长寿古里”,是婺源著名的长寿地。
冬游记:婺源·洪村

高高的挡火墙,历经千百年风雨侵蚀,早已斑驳陆离的墙面难掩旧时辉煌。一条被称之为养生河的小溪傍村而过,跨溪建有三座石桥。
冬游记:婺源·洪村

洪村为什么被称为“长寿古里”?洪村人为什么会长寿?有人说是这里的山水好,有人说是这里的空气好,也有人说这里的生活习惯好,还有人说是因为村口有一距今已1000多年的银杏树。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洪村的门面,早先年,这里是进出村的一个口。洪村门面石桥称“境源桥”,乾隆年建的,这里是村里最热闹的聚集地。“永禁赌博”的石碑,那时的村规至今都不落后。
冬游记:婺源·洪村

走入古村,最重要、最宏大的建筑,就是祠堂。“光裕堂”,是洪村洪氏的众家祠堂,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祠前院的旗杆石,原有12个,现存10个,刻有“奉直大夫”、“朝议大夫”、“奉政大夫”、“恩科甲辰”等字样。朝议大夫是四品官衔,奉政大夫和奉直大夫都是五品官衔。洪村历史上曾出过七品以上官员49人。
冬游记:婺源·洪村

大门口的抱鼓石是洪村石雕的代表作。光裕堂始建于明朝中叶,清康熙和道光年间两次重修。门楼为“五凤楼”式。上方的木雕精美、豪华、气派,光裕堂200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冬游记:婺源·洪村

整座祠堂为三开间,分前殿、中殿、后殿三部分。前殿的匾额是“忠宣世家”,中殿的匾额是“星江著盟”,后殿的匾额是“光裕堂”。两边还各悬挂着“文元”的匾额。
冬游记:婺源·洪村

现在这里成了村民给游客售货的场所。
冬游记:婺源·洪村

整座祠堂的木雕,美不胜收。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三昼堂——是洪钧家祠,也叫“奉直大夫靎庭公词”、“六世大夫词”,建于嘉庆21年(1816)。三昼堂门楼豪华、气派,上面刻有莲、榴、桃、桔、牡、荷花;有梅兰菊竹、寿、松、佛手、鳌鱼……等图案。门楼上还留有黄泥痕迹,据说文革时期,房主为保祖宗留下来的三雕,故意湖上黄泥巴,精美的雕刻艺术才得以保留。
冬游记:婺源·洪村

霭庭公祠也是三间三楼,巨木构架,美伦美奂。原祠内悬挂着“四世大夫”、“七叶衍祥”、“奉政大夫”和“世袭乡贤”等匾额。
冬游记:婺源·洪村

“光裕堂”不同的是,这里面既没有游客,也不见村民摆摊。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霭庭祠内的“双凤朝阳”木雕十分精致,太阳用盛开的牡丹花代替,四个梁托雕的是“羊、马、牛、狮”。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出了祠堂,本想查找“寒梅馆”,走着走着,就没了指示标。
冬游记:婺源·洪村

来到村后,主要是看这里著名的千年银杏树。
冬游记:婺源·洪村

粉墙黛瓦,徽州村落的标志。
冬游记:婺源·洪村

古银杏树高30多米,枝繁叶茂,介绍说每年可产白果800多斤。而经常食用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抗衰老,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肌肤、面部红润,精神焕发,延年益寿。或许洪村能成为“长寿古里”,大概与此有些关系。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穿过古村落,又来到养生河边,前面还有两座石桥可以走走。
冬游记:婺源·洪村

冬游记:婺源·洪村

这样一处古村落,处在狭窄而曲折的山谷,周围群山环绕、溪水潺潺,风景秀丽。确实是一个适合发呆的地方。

冬游记:婺源·洪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