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榕城:东江滨到老台江

标签:
福州青年会上下杭连坂甘泉寺花海公园东南台岛杂谈 |
分类: 闽都十邑 |
福州花海公园来过多次,但其东面的东江滨还没走到,乘着周末空闲,天气暖和,我们来到这里,转了一圈,发现还得停车到花海公园前,一路开步走。

东面看鼓山大桥。闽江上的大桥越来越多,南台岛不再被阻隔。


花海公园东江滨,来的人少,也是公园的模样,但发现有的设施居然都老化了,说明管理跟不上。游道边赫然出现了几个菜地,还长势兴旺,更像私家田园。还有一个小码头,几艘连家船,两三人在垂钓。

前行不远,出现来一个幽静的场所

好像这里是个什么基地,可以泡茶休闲的地方,不见工作人员。


不是曲径也通幽。

一路到了公园的尽头,江面和南台环岛路之间,水潭一个接一个,呈现自然状态。

好像花海公园的雕塑也延伸到这里。这不,水中就有一个,一只银蚕宝宝仰头挺立在小艇上。

秋天的花朵,依然争相开放。

转了半圈,西行。水中的雕塑,以为是一个大酒杯。

来到这一面,才知道是一只鲸鱼的造型。身上都是汉字的元素。

对面,就是刚才经过的某基地,有点落寞。东江滨需要加大力气改造才行。

看还有时间,再绕一圈,来到位于东三环的甘泉寺。因为绕城走过多次,看它的位置真是特别,有气势,这回专门来拜访。看介绍才知道这是连坂甘泉寺,当地称为“连坂寺”,始建于唐开元元年(713年),为名副其实的一所千年古刹。因为修建三环路,新的寺庙移地重建。
观音阁,远远都可以看得到。明王应山著《闽都记》时记:“甘泉寺,在平山之南,今废,其山多岩石,少草木,有泉,色白味甘,不盈不涸”。文革后,寺里又恢复了香火。

历史上,南宋末年文天祥、陈宜中曾在寺近处摩崖上题刻“锦绣谷”、“薰风垄”、“还我河山”巨字。元初寺被焚毁,明代重建,林浦尚书林瀚、林烃等均曾在寺借读。清同治、光绪年间甘泉寺均有重修。

感觉资金还没全部到位,一些工程尚未完工。

寺前,鳌峰拱秀的牌坊,相当醒目。

傍晚时分,再次来到上下杭,这回,下杭路已经封闭施工,但周末游客居然真不少。随着人流看看已经开街的地方。

老台江新景区,这里更多的游客看过去是本地或郊边的。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都离不开来掏腰包。


适合年轻人的活动,也乘势开展。

上下杭的开发,距离三坊七巷的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或许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夜幕降临,来到青年会,这里改造后我还没踏足过,现在相当的商业化。

福州大桥头,一座千年古桥的拆除,总是一个巨大的伤痕。

百年的青年会内,倒是焕发新春,商场、影楼、晚会、餐馆,各自忙碌着,互不干扰。


东面看鼓山大桥。闽江上的大桥越来越多,南台岛不再被阻隔。


花海公园东江滨,来的人少,也是公园的模样,但发现有的设施居然都老化了,说明管理跟不上。游道边赫然出现了几个菜地,还长势兴旺,更像私家田园。还有一个小码头,几艘连家船,两三人在垂钓。

前行不远,出现来一个幽静的场所

好像这里是个什么基地,可以泡茶休闲的地方,不见工作人员。


不是曲径也通幽。

一路到了公园的尽头,江面和南台环岛路之间,水潭一个接一个,呈现自然状态。

好像花海公园的雕塑也延伸到这里。这不,水中就有一个,一只银蚕宝宝仰头挺立在小艇上。

秋天的花朵,依然争相开放。

转了半圈,西行。水中的雕塑,以为是一个大酒杯。

来到这一面,才知道是一只鲸鱼的造型。身上都是汉字的元素。

对面,就是刚才经过的某基地,有点落寞。东江滨需要加大力气改造才行。

看还有时间,再绕一圈,来到位于东三环的甘泉寺。因为绕城走过多次,看它的位置真是特别,有气势,这回专门来拜访。看介绍才知道这是连坂甘泉寺,当地称为“连坂寺”,

观音阁,远远都可以看得到。明王应山著《闽都记》时记:“甘泉寺,在平山之南,今废,其山多岩石,少草木,有泉,色白味甘,不盈不涸”。文革后,寺里又恢复了香火。

历史上,南宋末年文天祥、陈宜中曾在寺近处摩崖上题刻“锦绣谷”、“薰风垄”、“还我河山”巨字。元初寺被焚毁,明代重建,林浦尚书林瀚、林烃等均曾在寺借读。清同治、光绪年间甘泉寺均有重修。

感觉资金还没全部到位,一些工程尚未完工。

寺前,鳌峰拱秀的牌坊,相当醒目。

傍晚时分,再次来到上下杭,这回,下杭路已经封闭施工,但周末游客居然真不少。随着人流看看已经开街的地方。

老台江新景区,这里更多的游客看过去是本地或郊边的。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都离不开来掏腰包。


适合年轻人的活动,也乘势开展。

上下杭的开发,距离三坊七巷的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或许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夜幕降临,来到青年会,这里改造后我还没踏足过,现在相当的商业化。

福州大桥头,一座千年古桥的拆除,总是一个巨大的伤痕。

百年的青年会内,倒是焕发新春,商场、影楼、晚会、餐馆,各自忙碌着,互不干扰。

前一篇:威楚彝韵——楚雄彝族历史文化展
后一篇:闽东:宁德有个碗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