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博物馆:古代佛教造像展

标签:
佛学白哈尔无量寿佛阿閦佛旃檀佛 |
分类: 关外东北 |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释迦牟尼佛,后被尊为释祖或佛祖。“佛”为古印度梵语音译“佛陀”的简称,意为智者或觉者。
佛教在中国有二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最早经西域传入,后逐渐发展与兴盛。佛像在佛教信徒传经弘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义上的佛像包括佛、菩萨、罗汉、明王、诸天等一切佛教造像。早期佛教艺术品仅以宝塔、莲花、菩提树、法轮、足迹等表示佛陀的存在和活动。公元一世纪,佛像艺术产生于古印度,十六国时期,中国内地出现了真正具有礼佛目的、独立供养的佛像。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佛像主要是石刻造像和鎏金铜像,石造像以北朝和隋唐为主,金铜造像从十六国直至清朝。这些造像总体上可分为汉、藏两种风格,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伟大的艺术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雕佛头
砂岩
北齐(550-577)

石雕佛头
石灰岩
隋(581-618)

石雕佛头
石灰岩
唐(618-907)

石雕弥勒坐像
砂岩
唐(618-907)

石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
大理石
东魏或西魏(534-557)

石雕菩萨坐像
大理石
隋(581-618)

石雕观音立像
大理石
东魏(534-550)

造像残石
石灰岩
唐(618-907)

白石观音立像
大理石
隋(581-618)

青石观音立像
石灰岩
北周大象二年(580)







罗汉像

石雕菩萨像
石雕双观音立像
大理石
北齐(550-577)
大理石
隋(581-618)

双思惟像
大理石
隋开皇十四年(594)

石雕观音立像
大理石
北齐(550-577)

石雕观音立像
大理石
北齐天保八年(557)

石雕菩萨立像
石灰岩
唐(618-907)

白石佛造像
大理石
隋(581-618)

罗汉像
罗汉像
木雕
明(1368-1644)
阿閦佛
黄铜
西藏中部
16世纪
黄铜鎏金
西藏
18世纪
黄铜
西藏
18世纪
宗喀巴
莲花生大师
宗喀巴
能食空行
能食空行
前一篇:辽宁博物馆:明清瓷器精品展(四)
后一篇:辽宁博物馆:满族民俗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