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十日:长春·伪满皇宫·怀远楼·勤民楼
标签:
书画楼溥仪勤民殿吉冈安直奉先殿 |
分类: 关外东北 |
从伪满皇宫的同德楼,有路直接通嘉乐殿,和怀远楼。这走廊,就是介绍日伪时期长春修建的各类建筑,比如八大部等。1932年3月,日本帝国主义扶持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为傀儡政权“满洲帝国”,将长春定为所谓的“国都”,并将其更名为“新京”,长春成为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在二楼的北部设有与宫内府同级的尚书府。它是伪满洲国皇帝直属的五大辅弼机构之一,替皇帝掌管御玺、国玺,伪满颁布的数以千计的法令都是在这儿加盖国玺、御玺生效的。



在二楼的北部设有与宫内府同级的尚书府。它是伪满洲国皇帝直属的五大辅弼机构之一,替皇帝掌管御玺、国玺,伪满颁布的数以千计的法令都是在这儿加盖国玺、御玺生效的。

尚书府于1934年3月1日设立,主管典守御履、国玺及诏书、敕书及其他文书的事项。尚书府大臣表面上是尚书府的负责人,但实际上所有的大权都控制在以日本人为秘书官长的手中。高木三郎、武宫雄彦在伪满十四年中先后任秘书官长。

怀远楼的外观


怀远楼的外观

怀远楼二楼的南部为溥仪供奉列祖列宗的奉先殿。西偏殿供奉王爹爹、王妈妈的偶像。清室之所以供奉王爹爹、王妈妈是因为清朝的祖先努尔哈赤在明末的一次逃亡中多亏有一对王姓夫妇搭救才幸免于难。其后世子孙为了不忘其救命之恩便在供奉祖先的地方同时供奉他们二位并尊称为王爹爹、王妈妈。


东偏殿供奉四太妃和两位福晋(溥仪的祖母、亲生母亲)的牌位。

奉先殿中间的大暖阁里供奉的清朝入关后的9位皇帝和9位皇后的画像及牌位,正中间的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顺治,从右边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


怀远楼的一楼,有近侍处,它成立于1934年3月1日。下设总务科、陵庙科、医务科,主要负责管理坛庙、陵寝及溥仪的医疗、饮食等日常生活等一些事项。



奉先殿中间的大暖阁里供奉的清朝入关后的9位皇帝和9位皇后的画像及牌位,正中间的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顺治,从右边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


怀远楼的一楼,有近侍处,它成立于1934年3月1日。下设总务科、陵庙科、医务科,主要负责管理坛庙、陵寝及溥仪的医疗、饮食等日常生活等一些事项。


侍从武官处于1934年3月1日设立,武官长由陆军上将或中将充任,主管军事上奏、传达命令,扈从“皇帝”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张海鹏、吉兴、张文铸先后任武官长。

溥仪疑心大、胆子小,非常注重侍从武官的人选,尤其是侍从武官长,必须由陆军上将或中将,并且是溥仪最亲近的人充任,其中伪满陆军上将张海鹏任侍从武官长一职时间最长,达七年之久。他不仅随同溥仪去沈阳东陵、北陵祭祀清祖,还曾两次陪护溥仪出访日本,每当有重大仪式活动以及外出巡幸时,侍从武官都要时刻跟随溥仪左右,以确保他的安全。


溥仪疑心大、胆子小,非常注重侍从武官的人选,尤其是侍从武官长,必须由陆军上将或中将,并且是溥仪最亲近的人充任,其中伪满陆军上将张海鹏任侍从武官长一职时间最长,达七年之久。他不仅随同溥仪去沈阳东陵、北陵祭祀清祖,还曾两次陪护溥仪出访日本,每当有重大仪式活动以及外出巡幸时,侍从武官都要时刻跟随溥仪左右,以确保他的安全。

怀远楼一楼还设有帝室会计审查局,1934年3月1日伪满推行帝制后更名为帝室会计审查局,并归属新设置的宫内府管辖,主管帝室会计审查事务。

怀远楼的南面是勤民楼,有烟囱的这边是嘉乐殿。

现在回头看怀远楼,它是1934年建成,是一座二层青砖楼房,是溥仪祭祀祖先的地方。溥仪取《礼记》中“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句命名。

怀远楼的正门。


怀远楼的南面是勤民楼,有烟囱的这边是嘉乐殿。

现在回头看怀远楼,它是1934年建成,是一座二层青砖楼房,是溥仪祭祀祖先的地方。溥仪取《礼记》中“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句命名。

怀远楼的正门。

底楼这辆派克牌180型豪华轿车是溥仪的私人用车,于2002年修复。它是由美国派克汽车公司于世纪年代制造的当时世界上最时尚的型豪华轿车。因派克汽车公司早于1956年就彻底倒闭这辆车也因而成为派克汽车的绝版。
溥仪就任伪满执政后曾经乘坐此车并携带皇后婉容和二妹、三妹等到新京大同公园游玩。日本人发现后马上派宪兵和警察以不利安全为由强行追回。刚到公园的溥仪只好随即返回从此再也没有私自外出过。解放后这辆车被东北局接受东北局书记、辽宁省省长都曾用过此车。

现在从北门绕到勤民楼的正门“承光门”,每当接见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或其他重要人物、团体后溥仪都要在这个半圆形的台阶上与他们合拍一张“协和影” 登在当时的各大报刊上这座门也就成了伪满时期家喻户晓的“名门”。
勤民楼是溥仪举行登极大典、节日庆典等重大仪式、赐宴日伪高官的场所。勤民楼始建于1914年,建筑面积1392.7平方米,是一座欧式建筑风格的二层楼房。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经改建维修成为溥仪的办公楼。1932年2月,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认为复辟清朝、恢复祖业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取其祖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中的“勤民”二字命名此楼。


四方型的楼内中间有个天井。中间种有大树一棵。伪满时期,这里时常举行击剑、摔跤等表演活动供溥仪观赏。

第二候见室。勤民楼伪满初期为执政府警卫处,1935年改为第二候见室。凡觐见溥仪的简任一等文官、中将武官及同等待遇者都要在此等候召见,相比第一候见室,被召见人的等级是要低一点的了。届时由礼官引导至勤民殿,向溥仪行最敬礼后,进行各类活动。


为使观众更加直观、更加具体地了解当年溥仪及宫内官吏、职员等宫内生活的一个侧面,伪满皇宫博物院依据伪满宫廷服饰的特色、质地、款式、图样和装饰,有选择地复制了这批伪满宫廷服饰,以进一步揭示其殖民统治印迹和特色。

1934 日上午11时,溥仪穿上特意派人从天津取来的光绪皇帝曾经穿过的龙袍,来到长春南郊杏花村的顺天广场,也就是现在的长春文化广场,在那里临时搭起一个小土台,权且作为“天坛”,行了“告天即位”的古礼。祭天回来后,溥仪换上了日本人早就为他准备好的“陆海军大元帅正装”, 在伪满皇宫的勤民殿接受“百官”的朝贺,开始了他长达 14 年的傀儡皇帝生涯。

这是1936年12月26日依据《宫内府官制中修正文件》成立侍卫处,负责皇帝身边侍卫、行幸及典礼时扈从事项。

吉冈安直办公室。吉冈安直为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作为关东军的代表以及“帝室御用挂”的身份进驻伪满皇宫并在此办公,随时随地监视和控制溥仪的言行。“帝室御用挂”为日语,为“内廷行走”或“皇室秘书”之意。吉冈安直曾毫不客气地对溥仪说:“日本天皇就是你的父亲,关东军是代表天皇的,你要听他们的话,像听父亲的话一样。”这是在赤裸裸地告诉溥仪:你是一个“儿皇帝”。由于监视控制溥仪非常得力,吉冈安直十年内由中佐升至中将。

勤民殿的西便殿,西便殿又称御学问所,为日本人取的名字,是溥仪的书房,也是溥仪非正式接见伪满官吏、外交使节的场所。

勤民殿,亦称正殿,是溥仪举行典礼、接受朝贺、会见使节及重要来宾、召见日伪高官、颁发任命奖的场所。
勤民殿平时用屏风一隔为二,北部是仪式谒见室,南部是通常谒见室,也称东便殿,若有重大活动时南北部即合为一室。

殿内这一签字桌,1933年9月15日伪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与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兼驻伪满特命全权大使武藤信义签订的出卖中国东北主权的议定书《日满议定书》就在此进行。

勤民殿的西便殿内地铺大红地毯,北墙正中有个丝帷幕装设成的金黄色的神龛,神龛下放置一个印有伪满皇室专用的兰花御纹章的高背沙发椅,这就是溥仪的“御座”,在这里接受百官的朝贺。




殿内这一签字桌,1933年9月15日伪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与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兼驻伪满特命全权大使武藤信义签订的出卖中国东北主权的议定书《日满议定书》就在此进行。

勤民殿的西便殿内地铺大红地毯,北墙正中有个丝帷幕装设成的金黄色的神龛,神龛下放置一个印有伪满皇室专用的兰花御纹章的高背沙发椅,这就是溥仪的“御座”,在这里接受百官的朝贺。

1942年5月8日溥仪在这里会见了汪精卫,汪精卫在1911年时曾经杀过溥仪的父亲载沣,但是没有成功。他们虽有杀父之仇,但是在日本人的强力撮合下,他们还是握手言和,并共同表示要为日本人效劳,会后溥仪在隔壁的飨宴场款待了汪精卫一行。

赐宴殿亦称飨宴场,溥仪举行登极大典、节日庆典等重大仪式、赐宴日伪高官的场所。每当万寿节或庆典之日,溥仪都在这里设宴群臣,招待宾客。室内摆成“凹”字型,溥仪坐在中间的御座上,大臣们按照职位的高低一次入座,他们吃的饭菜都是一样的,但溥仪这个人生性多疑,生怕日本人在他的饭菜里下毒,每次做好饭菜都由厨师尝一遍,在又侍卫官尝一下,然后放在一个特制的保温盒里,加上封条,端到面前亲自开封,他才肯放心的用餐。

前一篇:东北十日:长春·伪满皇宫·同德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