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十日:长春·伪满皇宫·同德殿

标签:
莱薰门同德门同德殿溥仪御居室 |
分类: 关外东北 |
从延吉到长春,就是动车也要花半天时间。酒店就订在长春站附近,这样出行方便。吃过午饭,我们就来到伪满皇宫,第一次来长春,对当年溥仪的皇宫不熟悉,结果四周的门不知道从哪里进。来到这个门,说不是,要绕到前面去,这里靠近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现在暂时关闭。金色的五瓣花朵图案是伪满皇室御用的“兰花御纹章”,也是伪满洲国国徽的图案。

伪满皇宫的围墙,四周都是碉堡,这日本人的建筑,壁垒森严。
顶着大太阳,绕了大半圈,走了十五分钟才到给游客进出的大门--莱薰门。现在这里成了博物院,需要购票。

伪满皇宫的围墙,四周都是碉堡,这日本人的建筑,壁垒森严。

首先是御膳房,没开。

然后是同德门。所谓的皇宫,前身是中华民国时期管理吉林、黑龙江两省盐务的吉黑榷运局官署。1932年3月9日,日本侵略者扶植末代皇帝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4月3日,溥仪迁居于此,这里便成为“满洲国执政府”。

首先看到的是同德殿,它始建于1937年,1938年末竣工,是一座集政治活动、日常生活和娱乐为一体的二层宫殿式建筑。溥仪为了表示与日本侵略者同心协力,取“日满一德一心”之意命名为同德殿。今年,同德殿刚刚经过维修保护。


一楼是溥仪处理政务与娱乐的场所,主要有广间、叩拜间、候见室、便见室、中国间、钢琴间、台球间、日本间、电影厅等。


正殿 即叩拜室。按照原来的设计,这里是取代勤民楼,为溥仪正式接见外国使节、递交国书之用的,但由于溥仪疑心安装窃听器,所以并没有派上用场,倒是成了过年过节及溥仪生日时,溥仪家人向他叩拜、朝贺的场所。



正殿 即叩拜室。按照原来的设计,这里是取代勤民楼,为溥仪正式接见外国使节、递交国书之用的,但由于溥仪疑心安装窃听器,所以并没有派上用场,倒是成了过年过节及溥仪生日时,溥仪家人向他叩拜、朝贺的场所。

日本间是一个在结构和装饰上完全日本式的房间,从门外进来要上一个台阶,屋里的地面高出外面30厘米,室内为木地板,上面铺着榻榻米,靠南面有隔扇,上面糊着日本专门用于糊隔扇的屏风纸。室内中间放一方桌,周围放着四个棉垫。在隔扇外面放有一个藤桌和两把藤椅,东边还设一围棋桌。在西面和北面的墙上都打上了类似壁柜的格子。整个房间的陈设、布局完全是日本风格。溥仪曾在此接见过吉冈安直,并与其共进日本餐。

滴水池

室内走廊

钢琴间 原来只摆了一个长条桌,上铺白桌布,是溥仪与家人进膳的地方。1943年“福贵人”李玉琴进宫后,在东北角上放了一架立式钢琴,供“福贵人”弹奏解闷。此外,这个房间里还放着一台胜利牌落地式电唱机。

中国间是一个休息室,里面摆放着由日本人定制的中国旧式红木家具。在屋子中间有一个硬木圆桌,四周放着太师椅,正中间是给溥仪准备的“御座”,桌椅都是大理石做面,椅子上放着红色缎子垫,很有中国传统特色。溥仪曾在这里接见过他的七叔载涛和一些皇亲国戚,也曾在此和家人中秋聚餐。


便见室
是溥仪每周例行接见日本关东军司令官的地方,有时也在此接见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这个房间有一个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那就是西墙上挂着一幅溥仪着大元帅正装的半身绣像。绣像有一米长、60厘米宽,镶着黑色的相框。据说绣像采用了一种新工艺,是用机器绣上去的,在虾酱色的绢地上用白丝线绣出轮廓,帽子上的鹅毛翎是用几条线勾出来的,有点写意笔法,非常逼真。
上二楼,原设计为溥仪和婉容的寝宫,溥仪疑心日本人在同德殿安装窃听设备而从未使用。1943年李玉琴入宫被册封为福贵人后,住进了”皇后“婉容的寝宫,这在中国历史上属于破天荒的事件。

广间的楼上,还设有跑马廊。现在成了展览走廊,介绍同德殿的修复工作。

走廊


皇帝御居室 位于同德殿二楼,是按照伪满皇帝、皇后的起居室设计的,由东向西依次是觐见室、卫生间、卧室。觐见室原是为溥仪准备非正式接见使用的,却从未正式使用过。后来这里就成了存放东西的仓库,溥仪清朝时期穿的龙袍、鞋帽,以及溥仪觉得好玩在东京买的太阳灯都放在这里,后来还放了一部《大藏经》,这是由日本印刷的洋装本,部头很大,放在一个专柜中。




前一篇:东北十日:延边图们·图们江雕塑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