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衢州:龙游民居苑·上

标签:
旅游鸡鸣山状元牌楼龚氏民居余氏民居 |
分类: 浙江安徽 |
龙游民居苑在龙游县城南郊的鸡鸣山,从衢州过来并不远。八点半不到,我们已经到了景区门口。阳光灿烂的日子,白墙显得特别晃眼。景区外围开发商建了一片的商业楼盘,现在都在内部整修。1991年始,政府将龙游乡间,些许精彩绝伦,却缺乏就地保护条件的元明清古建筑,迁移至龙游隔水相望的鸡鸣山,形成AAAA旅游景点的民居苑。




龚氏民居的正门,门楼砖雕内容有戏曲人物、渔樵耕读等。正中砖匾刻有“日辉云彩”四楷书。

隔壁是余氏民居,原位于横山镇龙门桥村。建筑始建于1912年,是民国初期建筑的优秀代表。

原三进,迁建的为一二进,为建筑的主体部分。

该建筑木雕精细,图案造型生动,人物逼真。

楼层四周通达,为走马楼。




进入民居苑的景区,需要穿过这仿古的,大约是开发商有意为之。墙边,一些零散的石构件,大约是曾经的牌楼的一部分。

首先看到的是状元牌楼,其主人是刘章(1103—1182),字文孺,龙游县溪口镇寺下村人,偏安小朝廷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中状元。

据说,宋嘉佑末年,吕大防在此山设书院讲学。一天,闻山中鸡鸣之声,遁声寻觅,却发现白银,吕大防将白银交公,此事从此广为流传,此山因而名为鸡鸣山。

再就是丞相牌坊。主人余瑞礼(1135—1201),字处恭,龙游县溪口镇冷水村人,还是南宋偏安朝廷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科举进士。


首先看到的是状元牌楼,其主人是刘章(1103—1182),字文孺,龙游县溪口镇寺下村人,偏安小朝廷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中状元。

据说,宋嘉佑末年,吕大防在此山设书院讲学。一天,闻山中鸡鸣之声,遁声寻觅,却发现白银,吕大防将白银交公,此事从此广为流传,此山因而名为鸡鸣山。

再就是丞相牌坊。主人余瑞礼(1135—1201),字处恭,龙游县溪口镇冷水村人,还是南宋偏安朝廷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科举进士。

大门口的照壁墙。原位于横山镇后徐村,为“鲤鱼厅”的照壁,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徐氏兄弟双双考上贡士,共同出资建造“鲤鱼厅”,喻鲤鱼跃龙门之意。

照壁上还有仙鹤、孔雀和双狮戏球等吉祥图案。

龙游民居苑的大门。如此迁建的景区,和去过的徽州潜口古民居如同一辙。

进了大门,有水潭。大树。感觉是进入到了一个村落。


照壁上还有仙鹤、孔雀和双狮戏球等吉祥图案。

龙游民居苑的大门。如此迁建的景区,和去过的徽州潜口古民居如同一辙。

进了大门,有水潭。大树。感觉是进入到了一个村落。

古民居的第一栋是龚氏民居,原位于横山镇脉元村,清代咸丰三年建造。

这是龚氏民居的侧门。

该建筑是二进三开间,前厅后宅配置,是龙游民居的典型代表。建筑第一进设天井,天井两侧楼上作厢房。

柱为垂莲柱,柱上置牛腿,垂柱与金柱上部有双狮戏球的镂雕,狮子身上有二枚古币图案。



这是龚氏民居的侧门。

该建筑是二进三开间,前厅后宅配置,是龙游民居的典型代表。建筑第一进设天井,天井两侧楼上作厢房。

柱为垂莲柱,柱上置牛腿,垂柱与金柱上部有双狮戏球的镂雕,狮子身上有二枚古币图案。






龚氏民居的正门,门楼砖雕内容有戏曲人物、渔樵耕读等。正中砖匾刻有“日辉云彩”四楷书。

隔壁是余氏民居,原位于横山镇龙门桥村。建筑始建于1912年,是民国初期建筑的优秀代表。

原三进,迁建的为一二进,为建筑的主体部分。

该建筑木雕精细,图案造型生动,人物逼真。

楼层四周通达,为走马楼。




前一篇:盛夏衢州:衢江·天脊龙门
后一篇:盛夏衢州:龙游民居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