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齐鲁:沂山风景区·玉皇顶·百丈崖

标签:
沂山极顶探海石玉皇阁法云寺万年松杂谈 |
分类: 鄂豫齐鲁 |
回到玉皇顶下的停车场,瞭望前方刚刚去过的歪头崮和狮子崮,双崮遥遥相对,崖壁险峻,奥谷幽深,风光奇绝,胜景迭出。是沂山山岳型景观最为集中的区域。
一路向玉皇顶而去
这里,还有隧道,走在里面,很是凉快。

玉皇顶上的风景。一座大型的宾馆,正在兴建。

玉皇顶为沂山主峰,因旧有玉皇庙而名,海拔1032米。走到这里,游客就多了。


“灵气所钟”,康熙原题于东镇庙,这里应该是近年重刻。

金碧辉煌的玉皇阁,成了沂山的最高峰。可能里面又在整修,没有开放。

极顶石,沂山的自然最高处。

这里,还有隧道,走在里面,很是凉快。

玉皇顶上的风景。一座大型的宾馆,正在兴建。

玉皇顶为沂山主峰,因旧有玉皇庙而名,海拔1032米。走到这里,游客就多了。


“灵气所钟”,康熙原题于东镇庙,这里应该是近年重刻。

金碧辉煌的玉皇阁,成了沂山的最高峰。可能里面又在整修,没有开放。

极顶石,沂山的自然最高处。

底下,有探海石,它微倾下斜,内高外低,态势险奇,似有坠落之感,"懦夫望之丢七魂,英雄目睹曰奇观"。此石装点沂山,闻名古今,任千古风吹雨打,万钧雷霆震撼,岿然不动。

下到探海石,一看究竟。



从探海石边的石阶道,一路下行。边上景区修建的滑道,那是年轻人的活动设施。

走了半个多小时,来到法云寺,看到这么新,就不想进去参观,实际上里面有好几株的古松,漏掉了,损失!

所谓的圣水湖,就是一个拦水坝。

我们顺着古道,参观古松群,没有乘坐所谓的有一条滑水道,也没走近路直下公喜亭。



下到探海石,一看究竟。



从探海石边的石阶道,一路下行。边上景区修建的滑道,那是年轻人的活动设施。

走了半个多小时,来到法云寺,看到这么新,就不想进去参观,实际上里面有好几株的古松,漏掉了,损失!

所谓的圣水湖,就是一个拦水坝。

我们顺着古道,参观古松群,没有乘坐所谓的有一条滑水道,也没走近路直下公喜亭。


持续,又上了一个山头,松木成荫,得名“翠松崮子”。

沂山的崮,大大小小。

路过试剑石。



这里说是可以看到齐长城,但没人指点,感受不到。

走入密林,虽然路标不大明显,好在岔路不是太多。

万年松,不知道实际岁数多少。

怪石总是不断。


一路下行。一路“沂蒙小调”的歌声不断。就路过公喜亭,这座亭的来历,相传公玉带曾在此遇仙,欣喜非常,又为美景所迷,驻足忘返,人们便在他遇仙的地方建了个亭子,这就是公喜亭。亭建成之后,多名人题咏。

从圣水湖来到这水边,花了一个小时,这下快到百丈崖了。

沂山的湖光山色。


沂山的崮,大大小小。

路过试剑石。



这里说是可以看到齐长城,但没人指点,感受不到。

走入密林,虽然路标不大明显,好在岔路不是太多。

万年松,不知道实际岁数多少。

怪石总是不断。


一路下行。一路“沂蒙小调”的歌声不断。就路过公喜亭,这座亭的来历,相传公玉带曾在此遇仙,欣喜非常,又为美景所迷,驻足忘返,人们便在他遇仙的地方建了个亭子,这就是公喜亭。亭建成之后,多名人题咏。

从圣水湖来到这水边,花了一个小时,这下快到百丈崖了。

沂山的湖光山色。

来到崖边,探头看,还需要走不少的路,才会到山脚。

百丈崖瀑布就在脚下了。



看前方,瀑布三叠,一叠磐石参差,上头的拦水设施,大约为了景观可以不断流。


“吕祖洞”,相传为吕洞宾来沂山修炼的地方。洞离谷底约十米,原先仅有窄如一轨的小道可通。风景区为方便游客观瞻,已从石阶路另拓新道至洞口。方便是方便了,原先的仙气灵气却不复存在。洞低矮潮湿,有石如炕,倒像是曾为一处洞天福地。只是那吕道人早已仙去,唯留一座塑像呆呆地坐在那儿,无知无觉,亦无喜无悲。沂山一地有许多与吕洞宾有关的传说,皆因此洞而起,如刚刚经过的试剑石、百丈崖的故事等。相传吕洞宾临去时曾于壁上题字:“修道百日人未晓,雷鸣三月天已知。”

百丈崖下

百丈崖中呈凹形,壁如斧削。自下仰视,见两侧石壁陡而前倾,呈微张之势,所谓壁高岩危,岭峻崖峭,并无虚语。崖通体赭红,人称“丹壁”。


“沂山行”,是原县委书记王庆德题写。

海岳石刻,沂山现存最大的石刻,清康熙间临朐贡生陈占题刻的“海岳”石刻,字高1.9米,宽1.8米,体正楷,镌刻形式双勾。

又来到一个水库边。看来这里的水库也是梯级的,好像九寨沟的几个海子。




“沂山行”,是原县委书记王庆德题写。

海岳石刻,沂山现存最大的石刻,清康熙间临朐贡生陈占题刻的“海岳”石刻,字高1.9米,宽1.8米,体正楷,镌刻形式双勾。

又来到一个水库边。看来这里的水库也是梯级的,好像九寨沟的几个海子。


来到迎仙亭,这里有上行的景区公交站,下行不停。
后一篇:初夏齐鲁:沂山风景区·东镇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