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四月天:再走又走万石岩

标签:
多肉长寿峡石笑太平岩寺万石涵翠 |
分类: 八闽大地 |
厦门万石岩,是福建省的第一个植物园,建于1960年。虽然来过多次,但每次有陪朋友来,我还是会来再走一次。沙生植物,有特色,可以多来。

龟纹木棉,真形象。

肉上长丁,俺叫不出名称。





参观后,往高峰而去。

站在高处,可看到庙宇在树林中隐隐出现。

来过植物园多少次,这个长寿峡还是第一次走到。一个观景亭,三块大石头。

长寿峡,厦门著名书法家吴孙权题。

巨大的“寿”字,李本傅先生题。

不远的山石,是万石莲寺附近。远处的高楼,显得有点多了。

来了多次的地方,找找哪里还有新感觉。眼中沧海,民国八年黄仲训题,黄仲训原是个华侨富商,禾山文灶人,早年读过书,在泉州府进了秀才,从安南回国后,就在鼓浪屿兴建楼房,在日光岩盖了瞰青别墅,并结交文人墨客,常请人在别墅中题诗题字。南普陀的“五老峰”,中岩的“松石间意”和日光岩下面的一些石刻都有他的名字。“眼中沧海”据说是出自龚樵的手笔。

海上云根,云根是石的别称,古人认为云是碰到石头而冒出来的,所以叫“云根”,其左右两边都有“徐友铭题”

著名的“石笑”,来这里总要拍一张。现在看,多像恐龙的头呀。

太平岩寺,越来越壮观。


天坛式的圆通宝殿,在福建也不多见。


名字号称太平,实际上太平维持不了太久。

黄日纪诗刻一侧有同治11年(1872年)的“重修太平岩寺题刻”。题刻开篇说道:“太平岩梵宇建自有唐,千有余年,兴废频仍”。这么说可能性不高,一直到明代,厦门岛基本还是荒地。有些史册以为岩寺始建年代是明的万历,相对可信。岩寺之初为道观,祀玉皇大帝,称“太平观”。明末郑成功据厦,闲暇时曾以太平岩为读书、课子之所。其后,岩寺被毁。

郑成功是英雄,所以这里有他的读书处一直作纪念。



四月天的这一片竹林,叶子黄的好像到了秋天。

山高水流,还是流水高山? 后面的含义好像不符合自然规律。但从左到右的书写,就成了现代人的题刻。

万石岩植物园,常来常新,熟悉中又有新的感觉。

夏季的前凑,荷叶先行。




象鼻峰,万石岩的象鼻峰下有一块“锁云”石,万石锁岩也是这里著名的景点,它的另一个纪念意义,是当年郑成功杀宗兄郑联的地方。从此厦金两地均归郑成功。

来植物园,万石涵翠总得领略一番。毕竟,作为老景区,这一带很有代表性。





龟纹木棉,真形象。

肉上长丁,俺叫不出名称。





参观后,往高峰而去。

站在高处,可看到庙宇在树林中隐隐出现。

来过植物园多少次,这个长寿峡还是第一次走到。一个观景亭,三块大石头。

长寿峡,厦门著名书法家吴孙权题。

巨大的“寿”字,李本傅先生题。

不远的山石,是万石莲寺附近。远处的高楼,显得有点多了。

来了多次的地方,找找哪里还有新感觉。眼中沧海,民国八年黄仲训题,黄仲训原是个华侨富商,禾山文灶人,早年读过书,在泉州府进了秀才,从安南回国后,就在鼓浪屿兴建楼房,在日光岩盖了瞰青别墅,并结交文人墨客,常请人在别墅中题诗题字。南普陀的“五老峰”,中岩的“松石间意”和日光岩下面的一些石刻都有他的名字。“眼中沧海”据说是出自龚樵的手笔。

海上云根,云根是石的别称,古人认为云是碰到石头而冒出来的,所以叫“云根”,其左右两边都有“徐友铭题”

著名的“石笑”,来这里总要拍一张。现在看,多像恐龙的头呀。

太平岩寺,越来越壮观。


天坛式的圆通宝殿,在福建也不多见。

太平岩寺旁巨石镌有清代名士黄日纪诗刻:太平古刹建何年,秋色凄凉冷暮烟。洞口木棉飘坠叶,云头石笕引流泉。卷帘遥岫层层出,望海轻帆片片悬。花落鸟啼无客到,老僧扶杖倚檐前。署款为“清乾隆戊子年”,即公元1768年,距今已经250年。

名字号称太平,实际上太平维持不了太久。

黄日纪诗刻一侧有同治11年(1872年)的“重修太平岩寺题刻”。题刻开篇说道:“太平岩梵宇建自有唐,千有余年,兴废频仍”。这么说可能性不高,一直到明代,厦门岛基本还是荒地。有些史册以为岩寺始建年代是明的万历,相对可信。岩寺之初为道观,祀玉皇大帝,称“太平观”。明末郑成功据厦,闲暇时曾以太平岩为读书、课子之所。其后,岩寺被毁。

郑成功是英雄,所以这里有他的读书处一直作纪念。



四月天的这一片竹林,叶子黄的好像到了秋天。

山高水流,还是流水高山? 后面的含义好像不符合自然规律。但从左到右的书写,就成了现代人的题刻。

万石岩植物园,常来常新,熟悉中又有新的感觉。

夏季的前凑,荷叶先行。




象鼻峰,万石岩的象鼻峰下有一块“锁云”石,万石锁岩也是这里著名的景点,它的另一个纪念意义,是当年郑成功杀宗兄郑联的地方。从此厦金两地均归郑成功。

来植物园,万石涵翠总得领略一番。毕竟,作为老景区,这一带很有代表性。




前一篇:厦门四月天:白鹿洞寺·婚纱基地
后一篇:厦门四月天:又来鼓浪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