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作为淮海战役的主要战场,40年来,建了一座占地不小的纪念园林。雨中,我们来到这里参观。首先,先来到纪念塔前。纪念塔于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兴建,1965年落成。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坐落在徐州市南郊凤凰山东麓,高38.15米,巍然耸立。塔身正面,镶嵌着毛主席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镏金大字。为啥是这样的高度,查了半天资料,没看到出处。统计一下当年解放军的牺牲和失踪的人员,有三万八左右,猜想是不是来源于此?

塔座正面镌刻着碑文,两侧为大型浮雕,右侧是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左侧是人民奋勇支前的壮丽情景。

纪念塔四周,是苍松翠柏,缅怀革命先烈。

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照耀下相交的两支步枪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南线主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歼灭战。战役中,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浴血奋战,首歼黄百韬兵团与碾庄,继歼黄维兵团于双堆集,再歼杜聿明兵团于陈官庄,历时65昼夜,共消灭国民党军55万5千余人。
绕塔一周,瞻仰一下。淮海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进入倒计时。
塔下角亭环抱的围廊里,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

这几位,是当年的战役指挥者。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阵亡25954人,伤98818人,失踪11752人,合计136524人。那可真是人海大战呀。整座回廊,镌刻了三万多名烈士名录,据说近年有所增加,因为还有不少是无名烈士。我感到遗憾的是,名字上没有籍贯,重名的就无法区分了。

这里,一面长45米、高3米由22块陶板拼装而成的大型陶瓷壁画——决战,再现了当时气势磅礴的战斗场面。
就是在这样的天气中,还有不少游客前来参观,进行革命教育。

如今的淮塔园林拥有淮海战役纪念塔、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碑林、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徐州国防园等五大建筑,粟裕骨灰撒放处、胡耀邦植树处、青年湖等十大景点。

三月的徐州,鲜花盛开。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主席的诗词在耳边响起。

多年的建设,淮塔园林已经成了风景区。


淮海战役碑林位于园林西北部,主碑重150吨,其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着毛泽东主席的“人民的胜利”和“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手稿。

碑林有500多幅碑刻,汇集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墨宝,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参战部队及老将军、老战士的题咏和海内外书法名家的作品。

淮海战役纪念馆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同时兴建,陈毅元帅题写馆标。现如今因为新馆的建成,旧馆改为徐州双拥展览馆。
2007年7月,海战役纪念馆新馆、淮海战役全景画馆建成开放。新旧馆的外观,差别不小。

纪念馆大厅雕塑

纪念馆有十多处的场景重现,这是围歼黄百韬(碾庄圩战役)。

双堆集战役,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中原野战军主力与华东野战军一部对国民党军的一次大规模村落攻坚战。围歼了黄维兵团。

淮海战役全景画局部,该画生动地再现了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碾庄、双堆集、陈官庄三大战场的战斗场面和人民支前的宏伟画卷。

战地新年。

陈官庄,空投也挽救不了国民党军了。杜聿明在这里被活捉,淮海战役结束。

人民支前。陈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看了这些浮雕,感受尤为深刻。战役期间,共动员“支前民工”约550万人,他们肩挑手扛,确保了粮食弹药等后勤补给及时送达前线。

缅怀先烈厅陈列了韩联生等86名烈士的遗像,遗物等。

淮海战役牺牲的团以上干部名录。


重大的牺牲,换来了决定性的胜利,重温历史,走出展馆,心里沉甸甸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