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吉金耀采-院藏铜器精华展 续

标签:
师汤父鼎凤纹方座簋双龙纹簋祖乙尊颂壶杂谈 |
分类: 港澳台湾 |
西周中期
食器
师汤父鼎
师汤父鼎。师汤父鼎,西周中期后段。通高21.8、腹深13.5、口径26厘米,重5.9公斤。窄沿方唇,下腹向外倾垂,底微外鼓,双立耳,三个蹄足,颈饰长鸟纹,腹饰变形垂冠大凤鸟纹。足上部饰浮雕兽面。铭文字数,内壁铸铭文54字(其中重文2)。铭文释文:隹(唯)十又二月初吉丙午,王才(在)周新宫,才(在)射庐,王乎(呼)易(应锡)盛弓、象弭、矢、彤(tong)欮(jue),师汤父(拜稽)首,乍(作朕)文考毛(叔)彝,其迈(万)年,孙孙子子永宝用。
内壁铭文8行56字。大意说周王某年十二月月初丙午日,王在新宫射卢,王赐给师汤父弓矢,师汤父因而铸作祭祀父亲毛叔的宝鼎,并希望其子孙万年永宝用之。
夷曰匜
蟠龙兽面纹盉
(尹直)卣
凤纹方座簋
圆腹圈足缩口以上承器盖,器身侧出双半环耳,双耳下有垂珥,腹底有铭文"作宝簋"三字。本件器物造型十分特殊,盖与器的纹饰连成一体,为双龙蟠绕。器盖为两龙首,分别为柱状角与锥状角,装饰着菱格纹的身躯则蟠绕于碗形器身,显现出商末周初的创新与巧思。足部则以夔纹装饰。

西周早期

西周早期
祖乙尊
本器纹饰庄丽,形削峻严,堪称精品。
铭文六字在器内:乍(作)祖乙宝□(尊)彝。
西周 祖乙尊高34.5公分,口径25.6公分,底径16.9公分 腹围54.4公分重5725克
四面有稜,通体饰兽面纹及夔龙纹,腹部两兽面之眉、耳、下唇均翘起於外,两耳各饰一鸟纹。这是西周早期流行的大口筒状尊,呈叁段式,侈口、腹微鼓、高圈足,近地有折缘,通体四方作四道透雕扉棱。口缘外壁饰尖叶形简化倒立夔纹,其下为卷尾夔龙纹,腹部正反面均饰巨形兽面,双目、双角、双耳与嘴角獠牙均耸扬出器表,形象森然,挺立的鼻梁取代扉棱,更赋予兽面立体的威势。腹下作二道弦纹与高圈足相隔,其下则饰曲角兽面纹,全尊庄严雄奇,华美富丽。与此形制相近的尚有成王时的「何尊」,昭王的「旂尊」,及同为西周早期的「商尊」,均极精美,为一时铜尊的首选。铭文二行六字,纪录某人(作器者名未铸上)为其祖父乙铸作此宝贵的祭器。

追簋
盖器同铭,各铸7行60字:
追虔夙夕厥死事,天子多赐追休。追敢对天子扬,用作朕皇祖 考尊簋。用享孝于前 文人,用祈介眉寿永令,畯臣天子,霝终。追
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西周中期
□句壶(殷句壶)
体呈椭方形,长颈直口,下腹外鼓,圈足沿有边圈,颈部有一对兽首耳,盖有长子口,椭方形捉手。颈饰环带纹,腹饰兽面纹,圈足和盖沿饰重环纹,通体以云雷纹填地。
铭文字数,盖榫铸铭文21字(其中重文2)
铭文释文为□句乍□(作其)宝壶,用兴甫内,□(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亯(享)。

西周早期
卯邲甗
颂壶
颂壶形制庄重,纹饰瑰丽,其整体器身呈椭方形,略呈方形而带圆,壶身颈部装饰一周环带纹,颈两侧各有一兽首耳衔环,腹部四面各装饰环带纹和浮雕双身蛟龙纹,龙头位于腹部正中,龙身向左右伸展,作盘旋状,在龙身和纹饰空白部位,穿插C形纹、夔纹,龙尾在器腹转折处成龙首而与侧面龙身相衔接,凸显纹饰立体感,方圈足饰垂鳞纹和窃曲纹。


西周早期

西周时期,职官任命需举行隆重典礼,即“册命”,颂壶铭文较完整而详细记录了这一仪式。铭文所记可析为以下四个进程:
五月甲戌之日清晨,周王在宗庙中的大室;
宰弘作为傧相,将颂引入大室,颂站在中庭之中,史虢生负责宣读周王的“册命”;
宣布任命颂所负责之职与所赐命服;
受命的颂对周王行稽首礼,接受册书出门,然后对有司行纳瑾之礼。

西周早期
素勺
召卣


西周中期

西周晚期
散盘
圆形
,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间以兽首三,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记述地是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散国位于陕西宝鸡凤翔一带,西北方与夨国为邻。青铜器断代上一般将散氏盘定为周厉王时器。


西周中期
西周早期
史兽鼎
亚醜簋
亚醜方簋
亚丑铸器多次出土于山东益都苏埠屯,学者或以为即《左传》之薄姑氏,晚商时极盛,至西周早期为成王所灭。
存世具铭之亚丑铸器,约四成为方形器,与妇好墓所出方尊、方彝、方罍、方缶、方壶、方斝及方鼎,共同建构起晚商铜器造型之绚烂异彩。

商末周初
亚醜杞妇卣
亚醜方尊
全器腹壁曲线分成四个转折,口缘外张,同肩部内缩形成脰部,由脰部又向外斜出形成肩部,肩部向足部平直而下,形成腹部,腹部稍外斜形成足部
,形成多转折、棱角毕露的器制。脰饰蕉叶纹及回首夔纹,蕉叶纹中有直立回首夔纹。腹饰兽面纹及夔纹。圈足饰夔纹及兽面纹。主体纹饰皆为宽带,鼓出器表,此宽带为细线浅浮雕的雷纹及线纹填满,主体花纹之外则亦有细线浅浮雕雷纹作底纹。
口内侧铸铭文2行9字:
酗亚者垢以 大子尊彞。
酗亚族祭祀诸位王后和太子的宝器。


商后期
亚醜父丙爵
前流後尾有盖平底无柱「角」。全身满装密集细线浅浮雕兽面纹,器腹中间上有浮雕兽首,口下吐出长条状如兽「舌」,上饰有细钩纹排列。此舌形且见於器腹两面交接处的两端。器盖前有高浮雕叶形耳兽首,耳上满装纹饰,亦为细线浅浮雕的云雷纹,中间有近似「兽舌」装饰者,中间有一环钮,便於提举。器上有兽首,阴与盖腹内有铭文三字,乃亚丑族祭祀父丙者。

商晚期

商晚期
盘龙纹盘
盘面蜷伏一龙,龙首正居盘心,突起于盘面,为晚商典型的兽面;盘面边缘则环绕以夔纹、鸟纹、鱼纹,整体风格庄重古雅。在铸造痕迹的遗存方面,圈足内部与器底相接处有六条加强筋,以加固强圈足与器底的接合。圈足上有三个方孔,正与范线位置相应。
盘是青铜时代重要的水器,考古数据显示,商代墓葬中以盘、盂等大型水器陪葬并不普遍,尤其此器盘面又装饰着庄严的龙纹,应该是等级较高的贵族才享有的陪葬品。

西周早期
商晚期
析子孙父乙扁足鼎
浅腹高足扁足鼎。腹饰兽面纹,扁足饰直立的鸟纹,除鸟冠平贴器底,馀则呈立雕直立式。鸟眼及鸟眉经精细描绘,立雕的鸟一侧范线沿鸟喙而下,部位与器身一致。另一侧则在鸟背。与器身应是一次铸接的。铭文「析子孙父乙」在器壁,部位与一足相对应。

商晚期

商晚期
乃孙作祖己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