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2018-01-06 06:39:58)
标签:

团和厝

东方月

萃园

羊枣

抗战文化中心

分类: 八闽大地
继续吉山村的游览。来到溪边,这回要过溪了。当年,设在吉山的省府机关单位有40多个,因为省府所在地,也因为永安的抗战期间报刊有几十家,全国各地不少进步文人、学者云集于永安,吉山自然成了名人荟萃之地,正因为如此,永安成为与重庆、桂林齐名的国统区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抗战时期,永安有大小专业出版社近30家、编辑单位近20个、新闻通讯机构4家、文化学术团体40余个。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新闻、教育等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其出版物之多,作者阵容之大,内容之广,战斗性之强,斗争之激烈,在东南各省可说是独一无二的。其中自然就有隐蔽战斗在永安的共产党员。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浮桥,记得在赣州走过,想不到这里也有。当然,就是这么没的地方,也有过血雨腥风,发生过震惊全国的"羊枣事件"(除了羊枣,还有几十人被捕!)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过了浮桥,便是渡头宅。羊枣,原名杨潮,新闻巨子、国际问题专家、军事政治评论家。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顽固派大量逮捕文化界爱国进步人士,史称“永安大狱”。羊枣被捕半年后被虐死杭州监狱中,是这一事件唯一的殉难者,故又称“羊枣事件”。羊枣,左翼作家,新闻巨子,写新闻、评论和译著时多署“羊枣”。1944年6月,经黎澍介绍,羊枣来到战时福建省会永安,任省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他还兼任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东南分处中文部主任,受聘为民办《民主报》主笔,主编《民主报》,又挂了个省政府参事,与省政府编译室合办《国际时事研究》。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渡头厝,是他在永安工作生活的地方。1945年7月,顾祝同下令逮捕了当时在永安的羊枣等29位进步文化工作者。1946年1月11日晨,在杭州监狱遇害。英年46岁。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沿着这边小路,继续前行数百米,就可以看到萃园,那是抗战时期省国民政府卫生处、卫生防疫大队旧址、省卫生处制药所在地。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萃园是刘奇才于清顺治年间供刘氏子弟读书而建的书院,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二进五开间院落形式,是八闽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书院之一。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丰收的季节后,田野依然黄灿灿。山上的竹林,不仅仅只有绿色。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来到莘园,书院的牌楼也显得端正。据门外省级文物保护碑介绍,萃园为“清顺治四年(1647年)建,雍正年间重修。园林式书院建筑,二进五开间,由庭院、回廊、荷花池等组成。前厅歇山顶,大厅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木构件雕刻精细,彩画精美。”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对联:吉水泽兰草松竹聚翠,山风鼓莲荷桃李满园。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萃园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半月形围墙环绕其间,木构件、彩画雕刻精美,具有苏州园林和江南水乡的风格。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前厝大厅屋梁处挂有“堂沐文曲”匾额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侧厅,有“天圆地方”额。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正厝厅顶悬挂“鸢飞鱼跃”横匾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正堂上,是“耕读济世”。想当年学堂老师在这里正襟危坐,堂下学子高声朗诵,远离民居闲杂人等,何等严格。才会出仕如此之多。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另一个侧厅。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后面靠山处有防空洞,想不到洞口上方,三只大鹅冲过来发出阵阵威胁,想想真可笑。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出来,又是田园风光。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竹林深处,年轻人的好去处。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绕道吉岩大桥,回到吉山村。又一处新修复的大厝,吸引了我们。门楼上写着“东方月”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清代进士刘元晖的祖屋东方月座落在吉山村尾,隔着文川溪,与萃园遥遥相望。:省立永安中学1938年创办于此,达七年半之久,后于1946年初搬迁到城里东坡,与县中合并为现在的永安一中。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村里这一片,更多的老房子等着修缮。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在伙伴们已经审美疲劳之际,又一个路标把我引导村中小巷。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团和厝,当年是省高等检察署官员居住地。它建于清道光年间,房屋的主要特色为雕梁画栋精巧,在吉山古民居中颇具代表性。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团和厝是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古民居,抗战时期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省高等法院检察署就设于此处,一进前厅门槛两旁的石墩称之“乞丐墩”,门槛背面刻有一对凸出的小葫芦,作为关锁两扇大门之用;前厅门框上还安装两扇小门,在小门扇的上方刻有“书、琴、棋、画”的图案;前厅大门上方两侧各伸出一段带花边的小圆木称为“门当户对”。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窗雕是历史文化表现的载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一个地方民俗文化的各个方面。昔日吉山盛产林木,民间木雕颇为流行,最早源于建筑装饰、神像、日用家具的雕刻。许多住宅在完全外露的梁架、托架、椽头、门窗、隔扇等处,精雕细刻的图案故事随处可见。但团和厝的窗雕木刻不仅精美而且保存较完好,在永安的古民居中颇有代表性。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二进春亭上方呈现一对“彩凤乐双飞”的浮雕。三进正厅大梁上雕刻着“对凤舞繁花”。 新帖不久的对联,应该是这里刚刚办过新婚大礼。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团和厝是一座三进木结构建筑,建筑内窗棂还保留有不少精美的花、鸟、人物镂雕。据华林龙《福建历史文化名乡永安吉山探源之十九——团和厝》一文介绍:建筑内原还有取材《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戏剧《郭子仪拜寿》中的“郭子仪封王”以及《杨家将》的“穆柯寨”、《封神演义》的“姜太公钓鱼”、《隋唐演义》的“尉迟恭救驾”等窗雕,均于1992年被盗。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走出巷道,感觉吉山之行收获不少,比预计的多得多。

秋游闽中: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