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2017-10-30 07:00:00)
标签:

军事

历史

贺龙

周恩来

叶挺

分类: 赣琼两广
八一广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心脏地带,南昌市和江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休闲、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来南昌,总得要来这里转转。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感觉这里很像福州的五一广场,进出都要经过天桥步道。最初是光绪年间(1875—1908),清政府在沼泽地开辟出训练新兵的大校场。这点也和福州五一广场一样。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西面,大礼堂建筑,像是人民大会堂的小弟。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半个世纪以来,广场经过多次改造和扩建,今年为了建军九十周年,八一广场又进行了改造。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坐落在八一广场南端。1977年为纪念“八一”起义五十周年而建,这是南昌的英雄城的标志性建筑。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八一南昌起义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起义胜利后,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正北面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铜胎鎏金大字,下嵌“八一南昌起义简介”花岗石碑。塔顶由直立的花岗石雕步枪和用红色花岗石拼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组成。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其他三面是“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三幅大型花岗石浮雕。塔身两侧各有一牌翼墙,嵌有青松和万年青环抱的中国工农红军旗徽浮雕。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这次来南昌,就住在八一起义纪念馆附近,因为有地铁站,方便进出。而参观起义纪念馆却需要排长队,还是很出乎意料。好在进门的速度不慢,没有严格限制人数,要不真需要长时间等待。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纪念馆广场上,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起义将领的塑像。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的二十军、十一军二十四师和十师一部、四军二十五师两个团,第五方面军的三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警察武装,共两万余人。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中山路,原来是江西大旅社,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第一次来到。大旅社于1924年建成, 成为当时南昌规模最大的高层建筑, 是江西民国时期的三大建筑之一。 整栋大楼是一座中西合壁式的砖泥建筑, 坐南朝北; 外观呈银灰色,采用水泥浮雕为装饰。主体建筑共四层,屋顶为平台式构造, 北端正中有一座取名“摘星楼”的二层小楼和一根旗杆, 在此处可凭栏俯瞰南昌全城。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这说明,当时还没打出我党的大旗。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想当年, 整个大楼曾经笙歌盈耳, 脂香四溢。门前车水马龙,军阀豪门、达官贵人往来穿梭。大旅社成为一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场所。这是门房。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这样一个四方杂处、喧嚣复杂的混乱场所, 恰恰有利于我党的隐蔽行动和开展对敌斗争活动。1927年南昌起义前夕,贺龙的第二十军第一师将江西大旅社包租下来,并把师部设在这里。7月27日,以周恩来同志为书记,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同志为委员的党的前敌委员会在大旅社的喜庆礼堂内宣告成立,该处便成为领导南昌起义的总指挥部。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大厅中央的桌椅是为开会而临时布置的,左边的四把太师椅、两张茶几和一面穿衣镜均是起义期间的原物。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楼内则有天井,突显中式传统建筑格局。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广场上,是参加过八一起义的老一辈革命家塑像群。当年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下辖第四军、第十一军、第十二军、第十三军、暂编第二十军。共产党所能掌握和影响的,是叶挺兼任师长的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以原叶挺独立团为骨干扩编成的第四军二十五师,以及贺龙任军长的暂编第二十军,共两万余人。颇值得历史记载的是,1955年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元帅中的五位、十位大将中的六位,1927年都集中在第二方面军内。
五位元帅是:第二方面军暂编第二十军军长贺龙;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上尉参谋徐向前;第二方面军第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三营七连连长林彪;第二方面军教导团特务连准尉文书陈毅。
六位大将是:第二方面军第四军二十五师参谋长张云逸;第二方面军第四军直属炮兵营见习排长许光达;第二方面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教导队学员班长粟裕;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少尉排长徐海东;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文书谭政;第二方面军教导团二连副班长罗瑞卿。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南昌大旅社旧址后,是后建的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厅。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八一南昌起义的背景。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革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毅然决然地拿起武器,反抗国民党血腥屠杀政策的武装暴动。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第一枪打得如此响亮。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的十大元帅中,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林彪、陈毅、叶剑英、徐向前共八位元帅,与南昌起义紧紧相连。南昌起义的主力,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部队。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所能掌握或影响的武装力量,主要就集中在这支部队里。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贺龙,当年是二十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20军贺龙部,该军的前身是黔军彭汉章的第9军一部。1926年7月,贺龙在湘西北率部起义,响应北伐,被编入黔军彭汉章第9军第1师。1927年2月19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下令将贺龙所属第1师改编为独立第15师,脱离黔军建制。同年6月15日,武汉政府决定将贺部独立第15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隶属第2方面军,贺龙任军长,周逸群任政治部主任,陈图南任参谋长。下辖:第1师,贺锦斋任师长;第2师,秦光远任师长;第3师,周逸群任师长。同年7月,该军利用第2方面军东征讨蒋的机会,由九江开抵南昌,于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
叶挺,是十一军二十四师师长(当年军长是张发奎);
朱德,是第五军军官教育团团长;
刘伯承,是暂编十五军军长,但他的部队没有参加起义。该军的前身是川军泸州起义的部队。1927年春,该起义部队失败后,向湖北地区转移。同年5月,上述起义部队被武汉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15军,刘伯承任军长,黄幕颜任副军长。下辖部队编制不详。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情形再现当年的起义拂晓。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八月三日,起义部队开始南下,想要占领广州,重新北伐,队伍在海陆丰地区遭受失败。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朱德、陈毅、王尔琢率余部撤出三河坝,在粤赣湘边区开始艰苦的转战。在转战开始时,部队减员很大,思想混乱。为稳定军心,鼓舞革命士气,朱德在江西安远天心圩南面的一个坝子里召开了军人大会,及时地进行思想动员。在危急关头,朱德站出来了,他成了红军之父。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朱毛井冈山会师,是工农红军走向胜利的基础。1928年3月,朱德率部击溃追敌后,向井冈山进发。4月28日,这支历尽艰难险阻,转战千里的部队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宁冈砻市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称红四军。两军会师,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八一起义,是不朽的丰碑。
九一到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